更新时间:2022-11-11 00:00作者:佚名
光明日报记者陈鹏
两个月后,刘义坤将在伦敦国王学院攻读硕士学位,他决心回国工作。此时,他正在上海一家公司实习,一边做实习,一边继续投递十几份简历。2021年末的最后一周,他已经经历了6次面试、实习和面试“翻车”,还在“等待好消息”。
又是一个求职季节。受疫情影响,毕业生回国留学的未来面临不确定性。在豆瓣上,一群人聚集了大量的返校生。他们抱怨找工作时发生的事情,自嘲是“海归垃圾”。常春藤名校毕业生众多,都暂时遭遇挫折:有人抱怨常年生活在海外,回国后得到的信息不均等;有人感叹,没想到找工作这么难;掌握技能,回国后有文凭,但没有公司要。
留学生回国经历了哪些求职经历?在留学成为常态的今天,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海外人才?记者进行了调查。
海归青年乔琳回到家乡山西省阳城县,继承了长辈的珐琅制作技艺,成为了一名“农村创客”。新华社
“定位过高”和“经验不足”是海归求职的两大难题
2017年,刘义坤赴英国留学,进入斯旺西攻读本科。四年后,他考入伦敦国王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硕士和学士学位都是金融专业。
为了申请硕士学位,他在图书馆苦练了一年多。本科和硕士学校在《世界大学综合排名》中分别排名第440位和第35位。“完成这样的飞跃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刘义坤坦言,“在国外学习生活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么容易,夜里打灯火,也是家常便饭。”
至于回国就业的决定如何出国留学,这是他一大早就制定的人生计划,而留学只是为了“体验多元文化”。金融业虽然一直火爆,但他觉得在学历方面他有“硬通货”,“问题不大”。但经过多次采访,我发现自己“过于乐观”。
新东方旗下“未来出国”刚刚发布《中国留学2021白皮书》,显示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疫情得到妥善控制,2021年打算回国的学生越来越多。对国内就业环境充满信心。与31%相比,比上年增长6%。
数据还显示,留学生对求职预期过于乐观,“过度定位自己”和“实习/工作经验不足”成为两大主要问题。尤其是“给自己定位太高”,成为近三年来留学生最头疼的求职问题。
刘义坤参加过很多国内外公司的招聘,发现两人的风格大相径庭。“说说你的实习经历”和“遇到这样的问题怎么办?” 在他看来,“这两个问题代表了招聘国内公司和国外公司的两种思路。”
陕西省水模拟与灾害管理创新团队负责人、海归青年学者侯敬明(右一)正在与英国研究城市雨水的同事进行学术交流。新华社
“前者几乎是国内公司面试官问的问题。国内公司看重国际学生的工作和实习经历等‘硬技能’,希望从你的实习经历中检验应聘者的水平。国外公司更感兴趣的是后一个问题,他们更看重个人性格等“软技能”,部分外企会要求现场制作性格分析报告,根据报告结果安排工作岗位。善于社交的人做销售,善于组织活动的人做公关。”
刘义坤“高估”了招聘市场学历的含金量。由于缺乏相关实习经验,在性格测试中无法匹配到合适的职位,他最近的申请以失败告终。
在很多人眼里,这些海归学生找工作是一帆风顺的。入职后,他们都是白领,进出高档写字楼,用流利的外语处理公司业务。
但从目前来看,马斌的留学生涯可能不是这样的。在上海找工作后,马斌决定回老家合肥。“想象与现实的差距太大了,不仅竞争者多,而且学历也很高。” 虽然留学四年,但最终还是被父母说服报考公务员,愿意在体制内工作。
2021年底,厦门中小学招收优秀毕业生签约名单陆续公布,一批归国留学生成功入围,包括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爱丁堡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
海归的光环逐渐褪去。他们选择在体制内工作,成为教师和公务员。媒体报道后,总是备受关注。《2020留学趋势报告》显示,在调查样本中,近一半的留学生回国在系统内工作,其中21%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25%在国企工作。企业。
海归青年彭明高(右)回国后投身教育事业。图为他与公司员工开会讨论。新华社
薪水没有优势,留学性价比在下降
豆瓣上有网友发文:“研究生拿6000块钱回家正常吗?”
用户介绍,自己投了30份简历,只参加了3次面试:游戏广告优化师、海外市场运营专员、跨境电商广告管理,工资基本在5000元到10000元。
这个页面的关注者很多,语气似乎不解:相比前期留学在经济和时间上的投入,一些海归越来越觉得“不值得”。
“留学不再与高薪息息相关。” 中英留学生求职机构负责人王志奇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在英国读一年硕士学位的费用中,学费约为20万元。费用约12万元,一年总费用约40万元。
“入职初期,国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职位在12万元左右,国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已经是海归能找到的最好的工作之一了。” 王志奇说。
在2021年第12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中,文章《影响“新生代海归”就业质量的因素研究表明,学历越高,就业率越高。但与2019年国内高校不同学位毕业生的平均起薪相比,海归本科生、海归硕士、海归博士分别高出3512元、2944元和1244元,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下跌趋势;下降趋势。
北京大学副教授沉文钦对此表示赞同:“如果纯粹是经济回报的话,出国留学的成本效益正在下降。但是,出国留学对个人成长和性格塑造的影响却不能用金钱来衡量。”
在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设立的海归人才招聘会上,求职者与企业招聘人员进行了交流。新华社
“将留学总成本与回国留学生就业初期的工资进行比较,不宜得出需要多年才能恢复原状的结论如何出国留学,因为留学不能只关注‘回到原来的'。陈元是浙江一所国际高中。这所学校的管理者,每年有近100名学生选择出国留学。
年轻人的工资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在一些大型民营企业中,受益于股权激励和奖金激励的员工主要是年轻人,其中不少是海归。陈元的国际高中还招收了很多有留学经历的求职者。“以我的招聘经历为例,学历只是敲门砖,真正要看入职后的表现。”
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陈元坦言,“和国内的大学毕业生相比,海归学生的薪资并没有太大优势。除非是在外企或者国内民营企业比较国际化的公司,否则都会有“海归。不能作为用人单位招聘的奖励项目。而且,与往年相比,这些大型民营企业的招聘步伐有所放缓。”
“还有一个事实很容易被掩盖。” 沉文琴提醒记者,一般来说,大部分出国留学的留学生都来自城市家庭。他们在选择就业时,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而大城市对好工作的竞争程度通常也是最激烈的。
留学生回国也面临一个问题——毕业流程与国内招聘单位时间不匹配,形成“工作时差”,导致工作机会少,求职时间长。
王志奇举了个例子:“英国一年制硕士生2021年9月入学,大部分毕业时间为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当你在2022年底完成学业并拿到毕业证书后返回来中国,你可能会错过2022年,这是国内秋季招聘的黄金时期。”
出国留学,能力培养最重要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为66.21万人,回国人数为51.94万人。实质性改善。
2019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首次突破70万人。与早期出国留学相比,无论是总人数还是留学目的地数量都达到了高峰。在留学常态化的背景下,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社会需要什么样的留学生?
从美国设计学校毕业后,薛蒙在美国工作了三年。由于疫情,他半年前就计划回国,通过参与网络招聘成功加入上海一家设计公司。找工作时,他在简历中写下了自己在美国留学期间参与的城市设计项目以及翻译该主题专着的经历。在线面试后的第三天,他被邀请加入公司。
对于薛蒙来说,工作“不仅是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更是一份成长的工作”。加入公司后,他立即参与了南方某城市滨江风景带的设计。“我们上班不用打卡,气氛轻松,公司也支持员工的创意和探索。”
薛蒙在生活条件、收入、事业成就、个人成长空间等方面都“满意”。不过,他不习惯国内加班的节奏,不习惯用电子邮件与工作沟通的做法。
在返校生中,这样的故事并不少见。
“以前回国的留学生不多,现在在国外拿到学士和硕士学位的留学生基本都会回来。也有很多留学生在国外拿到了硕士,申请国内的博士。这种情况也在增加。” 沉文钦说,“从国家层面看,留学仍然是培养尖端人才的渠道之一。毕竟在数学、计算机、社会科学等领域,我们与西方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我国急需科技精英、人才。”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关于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第5337号建议的批复》,指出教育部坚持“支持留学、鼓励留学”的新时代留学工作方针。回归中国,自由出入,发挥作用”。
教育部表示,将提升线上服务能力,加强国内创新创业环境和相关政策对外宣传,引导和鼓励更多留学生回国就业创业,继续为留学生搭建桥梁。回国发展和项目改造。
“从人力资本积累来看,国际学生与国内学生相比,并不一定具有明显优势。” 以沉文钦为例,以硕士教育为例,英国的硕士学位一般为一年,学制比较短,不需要写学术论文。纸。“他们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积累的知识和技能,与国内顶尖大学的三年制硕士生相比没有优势,甚至可能处于劣势。”
“从家长和学生的角度来看,国内优质高校资源的竞争非常激烈,考上北大、清华、复旦的难度不亚于去国外名校。在这如果选择出国留学,他们会被更好的大学录取。相反,出国留学更有可能仍然是富裕家庭的一个不错的选择。” 沉文钦坦白的说道。
对于很多人来说,出国只是留学的第一步。出国留学应该强调哪些能力?“对于留学生的培养,我们更看重语言能力,如果出国几年出不来,就一定能外语工作。工作上要独立可靠,做人能够独立思考、处理和解决问题,善于协作沟通。” 袁说,“学习能力要强,还要愿意尝试新事物,接受新思想。”
《影响“新生代海归”就业质量的因素研究》也得出结论,在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海归员工普遍拥有更加积极愉快的就业经历。就业,调整心态,更加关注自身的发展空间,岗位的发展潜力,岗位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可适当聚焦中西部或二三线城市同时,学过专业知识的“新生代海归”可以拓宽就业视野,在一些新的知识领域从事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如法律金融、新医学、文化传媒、计算机信息技术等
《光明日报》(2022年1月4日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