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22 12:00作者:佚名
首先,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双减政策本身并不影响原定高考一方和原定出国一方的个人选择。 相对来说,能够影响,或者说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很可能正在左右一个不确定的中间派。
双减政策的实施必将导致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 立志参加高考的学生会选择参加周中辅导,或者参加其他形式的辅导,以提高成绩,帮助自己在高考中获得更高的分数。
出国的人已经有明确的计划出国留学要考哪些科目,甚至可能是高中国际学院的学生。 对于他们来说,需要面对SAT和托福考试,所谓的双减基本上没有任何作用。
随着政策的实施,两条路线的人们会更早地做出更明确、更坚定的选择,没有退路。 而设有挂牌国际部、国际班、非外籍人员的各类国际学校正在逐步收紧甚至减少配额和许可,并加强对教材的要求和监管。
2021年11月23日,海南三亚哈罗公立学校发布公告,暂停高中办学。 2022年4月,哈罗北京也正式更名为“北京朝阳立德学校”。 世界各地国际学校更名、改变教材、教学管理的消息也在国际教育界引起震动。
其中的信息也表明,国内大批国际学校即将启动深入“风暴整顿”,一些不符合规定的所谓“国际学校”将被清理。 在国家教育政策的影响下,国际高中的这些“大变化”虽然不会影响学生目前享有的教育资源,但却会让家长重新审视自己对孩子的规划是否正确。
总之,教育是一项长期规划,送孩子去国际学校不应该是跟进或盲目的选择。 从小观察孩子,比如是否表现出优秀的动手能力,是否对国内的“应试教育”有良好的应试心态,这些都是做出选择前的重要参考因素。
初中阶段,家长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成绩。 国际高中、出国并不是孩子逃避高考的工具,而是培养孩子技能的选择。 之所以强调成绩,并不是关注孩子考试成绩的好坏,而是关注孩子擅长哪些科目。
同时,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孩子的兴趣和特长方向,以便在孩子进入国际高中后正式开始选择A Level考试方向时,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指导。 双减政策,一定程度上要求家长花更多时间观察孩子的成长,判断孩子属于哪一个“党派”。
最后,教育是学校和家长必须共同努力的事情,所以家长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人特点和性格。 出国、参加高考都是为了孩子将来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但如果不根据孩子的本性和特长进行规划出国留学要考哪些科目,一味地把孩子往某个方向扔,那么无论有什么政策,培养它们会很困难。 培养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