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2013浙江高考语文作文,让你作文文采飞扬的方法例析

更新时间:2024-04-06 15:52作者:留学世界

第一讲:让你作文文采飞扬的六个技巧

一、化抽象为形象

请比较下面两个句子:

1.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开始有些想家了。

2013浙江高考语文作文,让你作文文采飞扬的方法例析

2.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喜欢一个人爬上顶楼,面对家的方向,去读雁阵、夕阳。(颜文静《寻人启事》)

两句话虽然都表达“女孩想家了”,但前一句只是一般性的交代,“想家”是抽象的、模糊的,而后一句是通过女孩“一个人爬上顶楼,面对家的方向,去读雁阵、夕阳”的意象,蕴蓄思念萦怀、感伤别离的孤独感、凄凉感的,很容易使人想起“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之类的诗句,所以给人的印象特别深。

再如,一位同学在写小提琴演奏的艺术效果时,说“琴声吸引了许多路人驻足倾听”。这句话没有写出小提琴的演奏内容和旋律之美,也没有写出听众的沉醉之态,体现不出小提琴演奏的艺术效果,显得枯燥无味,缺乏应有的艺术美感。不妨改写为:“优美的《梁山伯和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轻轻地飘出小楼的窗口,穿过蒙蒙细雨,散落在林间的小路上。许多行人情不自禁地放慢了脚步,听得如痴如醉。”

二.化静态为动态

莱辛在《拉奥孔》中说,动态之美是一纵即逝却令人百看不厌的美,比一般的美能产生更强烈的效果。正因为如此,对那些静态的事物,我们要善于“化静为动”,使之富有生气,充满活力。例如孔孚的《千佛山龙泉洞某佛前即景》,是这样描写佛像和绿苔的:

他微笑着,看苔爬上脚趾,他微笑着,听苔跃上双膝,他微笑着,任苔侵佛头……

佛本是静态的,就是生长着的苔在我们看到的一刹那也是静止的,作者却用“微笑、看、听”“爬、跃、侵”等动词,使佛和绿苔动态化了,仿佛有了生命似的。山水名胜,多为静物,静则无势,无势则不能动人,所以,要善于让静物动起来,让无生命的东西活起来。

三.绘形绘声绘色

所谓“绘形绘声绘色”,就是把自然界的声响、物体的形状与色彩等具体地描写出来,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陀斯妥耶夫斯基举过一个例子,他说“有个小银圆落在地上”,这个句子不够好,应该写成“有个小银圆,从桌上滚了下来,在地上丁丁铛铛地跳着”(转引自秦牧《语林采英》)。这样一来,就有声有色了。

四.善用修辞手法

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请看数例:

1.蜘蛛也惜春归去,网住残红不放飞。

以“残红”代落花,鲜明生动;用拟人手法,生动地表达出惜春之情。

2.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

用对偶,有音乐之美;用拟人,不仅表现出环境的优美、幽静,而且渲染了一种让人心旷神怡的浓郁的书卷气。

3.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刘鹗《老残游记》)

用博喻刻画白妞的眼睛:“秋水”见其清澈纯净,“寒星”见其晶莹明亮,“宝珠”见其圆润光泽,“水银”见其黑白分明、水灵生动。这双眼睛真是顾盼传情,美丽动人。

4.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此生耳。(张潮《幽梦影》)

运用排比,列举一连串悦耳之声,令人浮想联翩,心旌摇荡。

5.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同上)

以赏月喻读书,表达读书所获与阅历相关的道理,深入浅出。

6.这个地方花朵是太少了,颜色全被女人占去;石头是太少了,坚强全被男人占去;土地是太贫乏了,内容全被枣儿占去;树木是太枯瘦了,丰满全被羊肉占去。(贾平凹《延川城》)

用对比的手法,凸现延川少花少石、土地贫瘠、树木枯瘦和女人美丽、男人坚强、枣大羊肥的特点,造语新奇,让人过目不忘。

7.石墨黑不溜秋,稀松平常,价格低廉;而金刚石光彩熠熠,坚硬无比,价值连城。两者相比,如同鱼鳅与蛟龙,宛若毛虫与彩蝶,好比麻雀与凤凰,犹如地上的癞蛤蟆与碧霄的白天鹅……(《悦纳压力》)

鲜明的对比,生动的比喻,不仅突出了石墨与金刚石之间的天壤之别,而且给人审美的享受。

8.白生生、轻飘飘、软绵绵的棉花糖,在风中颤颤悠悠,好像一片洁白的云要从我手上飞走,我赶紧把它们往怀里靠一靠,拢一拢。我一跑,棉花糖似乎又要飞走,我赶紧把它们团一团,捏一捏……(王珂《甜丝丝的回忆》)

“洁白的云”的比喻形象、贴切,委实引人入胜。

五.注意句式变化

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灵活搭配,交替使用,语言就会变化多姿,产生特殊的美感。请看下面这几段文字:

有的人征服了高峰,又举目遥望更险峻的山崖;探得了魂宝,又跃跃于另一次奇异的冒险;策马路过梅园,却一心想着直奔边关,戍国杀敌。

这样的人不是痴顽,而是执著,他们在奔波里冲击生命的极限,在征服里体验生命的快乐,在“无所息”里实现自己的终极意义……最伟大的战士,都渴望战死沙场,在死神带来的永恒憩息面前,他们粲然微笑,死得其所。

有的人,驾一叶之扁舟,凌万物之茫然,却不想到达任何彼岸,只是徜徉自得,听风饮露。他们秉烛夜游,访仙探鬼,只是感慨于岁月如寄,而风光无限,不得遍赏。

这样的人,不是放纵颓靡,而是潇洒自如,他们在漫游里赏玩生命的细节,在驻足遐观中纪念流逝的时间,在诚挚的诗篇里讴歌造化的神秀……升仙的道人,不问红尘俗世,只在静坐修行中获得人格的圆满,生命的休憩。

这几段文字风格典雅,词语丰富,使用了许多成语、典故;从句式的角度看,以整句为主,兼用散文的章法,注重整散、对称与呼应,形成了一种整散结合的美。

六.引用化用名句

1.漫步于秋日落叶徐徐的小径上,不禁吟了一句:“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愁绪滚滚来。”慨叹落叶的悲哀与不幸。其实,落叶的生命或许就是这样,只求得春日繁茂,秋日落英缤纷。换个思维方式,龚自珍曾说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嘛!我们应该欣喜,享受落英缤纷的秋景。

这个开头由情景入手,化用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自然引出对落叶的联想,然后再引用龚自珍的名句,恰当地诠释了“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这一话题的内涵。这样处理,使文章在开头便显得意蕴深刻,诗意灵动,从而避免了“开门见山”式说理可能会有的干巴枯燥。

2.是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就昭示着豪迈的超然般的幸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就阐述着闲适超然般的幸福?“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不就演绎着狂傲超然般的幸福?啊,一双童鞋,超然一点,幸福多多。”

三联名句组成的排比段强化了“超然一点,幸福多多”的文章主旨,名句运用十分到位。

第二讲:让语言更富有文采的方法例析

1巧用修辞

议论文也要锤炼字句,讲究文采:巧用比喻,增强语言的形象美;巧用引用,增强语言的哲理美;巧用排比,增强语言的气势美;巧用问句,打造文章的波澜美……恰当的修辞手法能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化腐朽为神奇,能增强议论文的生动性、形象性和说服力。

精彩片段

承受如一杯陈年老酒,醇香清洌;承受像一盆羞涩朝花,含苞待放;承受似一支乡间俚曲,粗朴浑厚;承受是一组哲人絮语,含蓄隽永。山岳承受茫茫苍穹而尽呈挺拔秀美;小河承受流淌的阵痛而奏响律动的欢歌;微草承受严冬的肆虐而传报早春的信息。屈子承受遭谗流放而“独醒”汨罗江;太史公承受腐刑而发愤著书;唐太宗承受旷世贤臣的忠谏而开张圣听,开创“盛世”;张海迪承受高位截瘫的折磨,重新“站”起……我们要学会承受——以博大的胸怀承受,以深邃的目光承受,以贤良的心灵承受,以诚实的口舌承受,以坚强的意志承受。

名师点评

这段文字先把承受比作“老酒”“朝花”“乡间俚曲”“哲人絮语”,四个比喻构成排比,形象地诠释了承受的特点。接着再写自然景物,列举名人事例,构成两组排比。全段综合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揭示了“承受”的意义,说理生动、形象,易引起共鸣。

2恰当地引用名言、警句、典故

如果能恰当地引用名言、警句、典故等来说理,可使议论文的语言更有吸引力:引用古诗名句,彰显典雅美;引用警句,突出哲理美;引用俗语典故,增添趣味性。恰当的引用,言简意赅,不仅可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还可以增加文章的文采和文化底蕴,收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精彩片段

寂寞是什么?我说,寂寞是屈大夫在“路曼曼其修远兮”的路上“上下而求索”的身影;寂寞是鲁迅先生在“彷徨”中的思索,在“呐喊”中战斗的心灵伴侣;寂寞是我们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新社会中摸索前进的步伐。

寂寞到底是什么呀?寂寞是“将在不知道的时候独自远行”的勇气;寂寞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强;寂寞是真正的孤独者“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坦荡;寂寞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悠闲;寂寞更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私与高尚。

名师点评

这两段文字大量引用名言、诗句,从多个角度诠释寂寞的内涵,既说理透彻,又使文章怡然生彩,诗意盎然。

3形象描述,突出特征

形象描述多用于记叙性作品之中,若将其用于议论文之中,则能增加说服力,产生出奇制胜的论证效果。我们在概述事例时,可以选取其中能够证明观点的片段,通过形象的描绘,给读者以感染,进而生动地揭示其中蕴含的道理。

精彩片段

彼岸,秦桑低绿枝,燕草碧如丝。或可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闭上眼睛,便可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昌黎先生曰:“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以,朋友们,就让这一切在脑海中翩跹,请不要试图去登上彼岸,因为:美呀,是距离成就了你。

美国阿拉斯加州有一个叫杰普的小镇,旅游业十分繁荣,该镇只有一个景点,就是一个湖心小岛。它的参观方式十分奇特:“游人只准站在岸边眺望,而不可以登岛旅游。”远远望去,小岛笼罩在一片紫霞中,风吹过,舞起千万藤萝,美极了,让不少游客流连忘返。其实,那只是一座荒芜的小岛,上面长满了野生植物。美国人用距离造就了它的美丽。

名师点评

这几段文字精练优美,先是化用诗词,描写彼岸美景,如诗如画;再用“小岛笼罩在一片紫霞中,风吹过,舞起千万藤萝”一句写出湖心小岛的美丽。两处形象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于不知不觉中悟出“距离产生美”的道理。

第三讲:让作文文采飞扬的技法

一、用词贴切生动处,字字珠玑耀光华

语言的“灵动”,是针对词语的“巧用”而言的,语言虽少,但只着一字,便可出奇制胜,夺人眼球,动人心弦,产生心领神会之共鸣。颇具一石激起千层浪那般宣泄之趋势,“纵一苇之所如”,以有限演绎无穷,催生无尽的想象,让遐思更加悠远。如2009湖南卷高考优秀作文《踮起脚尖》的某个段落

踮起脚尖,听晨风拂过松林,飒飒作响,那是林海的呼吸;踮起脚尖,感受初阳掠过草地,拾起珠玑,那是天外的暖意;踮起脚尖,看蝶翅轻拍花朵,曼舞飞扬,那是生命的活力。

这段文字用词贴切,作者的炼字功夫可见一斑。“拂过”“掠过”“轻拍”等动词极符合“晨风”“初阳”“蝶翅”的特点;“飒飒作响”和“曼舞飞扬”又形象地描绘出“松林”经受“晨风”吹拂,“花朵”被“蝶翅”轻拍的鲜活灵动的形象,语言优美,极富动态美感。

语言本是不断变化、与时俱进的,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文化变迁的一面镜子。语言的“鲜活”包括“鲜”和“活”两个语义。“鲜”即新鲜,指的是适当运用充满时代气息的新词语。“活”即“活用”,打破固有的语义的相对稳定性和规范性,在特定语境中,为了表达需要,故意打破规范,或褒贬换用,或词类活用,或古今语易用,或正话反说,这些词活用得好能收到新颖别致、意趣横生的艺术效果。

总以为满地的芦花不再绽放,总以为漂泊的白云找不到家,那澄澈的婴孩的瞳孔里,装不下太多的世界。那散发着麦香和乳香的童谣已随风逝去,惟有清浅的童年清浅地映在湖面上,清浅地照射出我初放时安详的模样。(2013浙江卷高考优秀作文《最是那初放时的安详》)

“那散发着麦香和乳香的童谣已随风逝去,惟有清浅的童年清浅地映在湖面上,清浅地照射出我初放时安详的模样”。这句话将两个名词“麦香”“乳香”用来修饰“童谣”,让读者在文字之外领略到一个充满馨香和温情四溢的画面,体悟孩童美好岁月已流逝。三个“清浅”重复使用,第一个作为形容词修饰“童年”,第二、三个作为动词,呈现出童年、湖面和初放时模样的纯净、清澈等特质,寓指童年是不沾染任何尘埃的皎洁而神圣的人生阶段,寓意颇丰、回味悠长。

二、句式灵活翩翩舞,摇曳生姿百花香

句式灵活是指作文时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在不改变原意而又通顺的前提下,灵活的选用不同的句式,变换节奏,增强亮点,文章自然会抑扬顿挫、摇曳多姿。

(一)长短句互补

长句形体较长、结构复杂、思维缜密;短句形体较短、结构简单、简洁明快。长短句交错使用,可使文笔活泼,富有变化,语言简洁明快,思路清晰周密,读之舒张有度、参差错综。如2013山东高考优秀作文《腹有雅量气自华》片段:

雅量让铁凝与莫言真挚感谢为他们挑错的人,让他们的作品更上一层楼。于人如此,于国家,未尝不是如此。

遥想百余年前,鸦片战争的炮火攻破了我“天朝上国”的美梦,我泱泱大国就这样跪倒在了《南京条约》之下。但是面对闭关锁国的错误,我们敢于直视,敢于面对。

于是,有这样一群人站了出来,他们以年华为桨,涉万里河疆。自此,辛亥革命的旗帜飘扬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井冈山的杜鹃开出血与火的颜色,南海边的渔村也地覆天翻,北京奥运火炬点亮中华……

雅量,让一个民族屹立东方!

而我当代青年,更要直视错误,虚心改正,不计过往,意气风发,铿锵前行,因为——

腹有雅量气自华!

诗一般的语言,流畅通顺,夹叙夹议,长短句结合,读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为作文增色不少。

(二)文白句搭配

写作时,可以考虑直接引用古典诗文名句,或者在语体色彩的调配上,使用一些文言色彩浓郁的词语,这样便有了“文白融合”的古典韵味。如2014浙江卷高考优秀作文《大学之道》片段:古语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前尘茫茫所积所累便是已有的知识储备,书卷中古圣先贤或雄辩或低婉的哲思乃是我心中不灭灯火,明斯明德,引导我一路行进的航标,恰如夜空星辰闪耀,让夜行的水手心中总起归乡的灯塔。

孔夫子教我知其不可而为,楚霸王教我虽千万人吾往,西塞罗教我法治,陈丹青教我正直,浩浩乎如江海凝成我来时之路的,是那些青史中留下片羽之光的思想。便是他们,一路导我走来,一路导我至这门前。

整句是指结构相似、形式整齐的句子,气势如虹,不同凡响,如对偶句、排比句、回环句,运用整句使文章具有读之朗朗上口的音韵和谐之美。散句指结构不同、形式错落的句子,运用散句能使语句千变万化,跌宕起伏,精彩纷呈。

看2013浙江高考优秀作文《遗失的童真》的优秀作文首尾两端文字:

首段:“当暮霭沉沉时,我们被劝说要相信楚天辽阔;当草长莺飞时,我们被劝说要防备前方蜀道之难;当我们成长到每一个阶段时,我们都被提醒着完成不合时宜的任务。于是童真就如那风铃声,渐行渐远,消逝不见。”

尾段:“遗失的童真被一种潜在的暴力撕扯得支离破碎。最好的成长,不是小小年纪就考上名牌大学,不是小小年纪就深谙世俗之法。不是小小年纪就挥毫千里、琴声悠扬。我更愿意看到‘最喜小儿无赖,村头卧剥莲蓬’的无忧闲适之景。未来或许残酷,但心中有好奇,有想象,有创造,便不会畏惧。”

首尾两段在句式选择上都有一个共同点——整散句结合。考生运用句式整齐的排比句式和错落有致的散句搭配,语言变化多姿,节奏明快,音韵和谐,能产生一种张弛有度的张力美。另外,尾段文字中,考生在白话中引用文言诗句,多用四字短语,又给语言增添了言辞清丽、格调典雅之美感。

三、善用修辞书锦绣,文采斐然第一章,用完句式用修辞厉害

不少考场作文之所以出彩,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如比喻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拟人,赋予物以人的情感,富有感情色彩,便于表现人物心情;排比、反复可以“壮文势,广文义”,使抒情说理淋漓尽致,引用可使文章内容丰富、主题突出,增强文章说服力;对偶、顶针可使语言句式整齐,连贯周密;设问则能使语言尺水兴波,风起云涌,变幻无穷。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那么高考优秀作文究竟是如何运用各种修辞让语言富有表现力的呢?

(一)运用排比,使作文有气势。在作文中使用排比句,能造成“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使读者感到一种大气磅礴的力量。在议论文写作中,使用排比,有强调内容、加强语势、增强感情的作用。比如下面这一段:生活在这个时代,我们注定要受带时代背景制约而作出选择,可是你要明白,选择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你要去浪迹天涯,就该学会扬帆掌舵;你要飞翔,就要丰满自己的羽翼;你要主宰自己的自己的人生,就要有自己的奋斗方向。穿越,是必然的,以怎样的姿态穿越,则是你的自由。(2014上海卷高考优秀作文《穿越的姿态任你定》)

文末部分的排比句突出了“如何穿越,个体具有选择权”这一观点,使作文读起来有强大的正能量,升华了主题。除了结尾、开头之外,另外一处经常用到排比的地方是在作文中举例的地方。举例是为了更好地论证之间的观点,除详细举例之外,还有排比式举例法。比如下面这一段:束缚不一定有形,无形的束缚也时常存在。而无形束缚更可怕的是,它看不见摸不着,当事人经常是沉浸在束缚的“温柔怀抱”中,却丝毫未觉自己已身陷泥潭,并越陷越深。无形的束缚于李开复来说就是当下生活的优越;于季羡林来说是三顶“桂冠”的褒奖;于约翰?列侬来说则是对于生活的疲于奔命。但我看见了被束缚的他们身上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李开复“从心选择”,放弃现有优越条件为了理想毅然前进;季羡林洗清泡沫,还自己一个自由身;列侬停下飞快的脚步,等待着灵魂的回归,不拘于世俗。为了自由,他们勇敢地在束缚中寻找,不论天寒地冻,路远马亡,只要寻找就义无反顾,自由女神也在他们的正前方微笑招手。(2014上海卷高考优秀作文《在束缚中寻找自由》)

为了证明论点,作者列举了李开复、季羡林、约翰?列侬的例子,这些例子都是简短的一两句话,形成排比句式,既证明了观点,又使得作文文采斐然,起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需要提醒考生的是无论在作文哪个部分使用排比句,都必须围绕主题中心,不能单纯为了追求有文采而滥用排比,不然可能会弄巧成拙,与主题无关的华丽语言,阅卷场上会被视为语言上的套作,严重降低作文的得分档次。这点需谨记

(二)运用比喻,使作文生动形象。作文写作中运用比喻,可使语言生动形象,以此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道理通俗易懂,具有说服力。比如下面这一段:脱去蓑衣,我们就会创造人间奇迹。一个被禁锢在轮椅上的残疾人可以在浩瀚的宇宙间自由驰骋,“霍金”这个名字,上帝几乎将他遗弃,而他却专心致志,潜心研究,提出伟大的“黑洞”学说,让世界叹服。他脱去上帝留给他的痛苦的枷锁,遨游于无限的宇宙空间,书写人类的睿智和伟大。(2012年山东卷优秀作文《天晴了,我们应该脱去蓑衣》)

“他脱去上帝留给他的痛苦的枷锁”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身体的残疾比喻成“痛苦的枷锁”。枷锁是旧时的刑具,用这个比喻,我们可以更加形象地体会到身体的残疾对霍金的束缚和他内心的煎熬。而脱去枷锁这一个动作,会让我们联想到霍金艰辛的努力和付出。

比喻往往会与排比等修辞手法连用,可以使平淡变生动,抽象变具体,冗长变简洁,比如2014浙江卷高考优秀作文《门后花开,一路前行》片段:鞋中进了硌脚的沙石,我们不停歇;汗水迷糊了双眼,我们不退却;炙热的阳光烤得皮肤隐隐作痛,我们不放弃……但也有中途倒下的人,他们畏惧前方的刀山火海、荆棘遍布。

考生巧妙地将排比与借喻两种修辞手法结合,语言简洁、具体、鲜明,情感饱满,富有感染力,含蓄地表达了在人生前行道路上不畏惧艰难险阻的决心和毅力。

(三)运用问句,使作文引发深思。文句中的反问和设问,也是修辞的两种方式。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思想,以加重语气的一种手法。反问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句中。人们可以从反问句中领会到表达者的真意。在作文中,作者为了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情感,增强文章的气势,通常使用反问。比如下面这一段:做你所想,爱你所爱。人生应当有这样的自由。你想表达的文字难道要因为有人不喜欢所以放弃吗?你想看见的美景难道要因为有更轻松的去处而满足于当下吗?你想成为的人难道要因为有人告诉你这样的人并不稀奇而转去改变信念吗?想看繁星满空的时候看一轮明月就可以了吗?想看波涛汹涌的时候看清流婉转就可以了吗?想看“大漠孤烟直”的时候看“日出江花红胜火”就可以了吗?想站上金色大厅拉小提琴的时候听听音乐会就可以了吗?(2014湖北卷高考优秀作文《做你所想,爱你所爱》)

这一段在提出观点后,连续使用七个反问句,强调“人生中应当有做你所想,爱你所爱的自由”,连续不断地反问,加重了语气,使得读者对这个道理加深了思考。设问常用来表示强调。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自问自答,在作文中运用设问的修辞,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人不敢从心而欲”,任继愈如是说。每个人都有自由的欲望,都有随心所欲的枉想,之所以称之为枉想,因为没有限制的自由是不存在的,即使真的有,那这种可怕的自由恐怕也无人敢拥有。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试想一下,若是没了这家规国法,世界不就乱套了吗?文革的可怕场面难道还想历史重演?不,当然不。理性的人们告诉我,不,是不敢从心所欲,更不能。是否还在抱怨父母限制你要玩耍?看看未来的自由吧!每一个限制都暗藏了我们的自由,限制的条条框框,却绘出了一幅自由的图画。因为限制带给我们的,并不是什么“不能做”,而是哪些“可以做”。没有限制,何来自由?

(2014上海卷优秀作文《没有限制,哪来自由?》

三个设问句,可以使读者迅速集中注意力,问题的答案就是不能随心所欲,自由是有限制的,使用设问,突出了“限制中的自由”这个观点,结尾的“没有限制,何来自由?”更是用反问的语气,增强了论辩力量,引人深思。

当然,高考优秀作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远不止上述几种。很显然,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可以有效彰显语言表达的张力美,考生应予以足够重视,并力求积极尝试。

四、文句平淡何足虑,增强表现韵悠扬

“文句有表现力”指文句意蕴丰厚,富有感染力。一般要做到:

1.倾注真挚情感。真挚情感是语句具有表现力的前提。一篇文章最终要表现的就是一种情感,而这种情感不是靠直抒胸臆完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个语句蕴含的情感实现的。那是多么动人的一幕:光河里,旧书里的碎屑逆着光纷飞。老爸不知疲倦地,一首一首地读着朦胧诗,像演讲的青年。老妈蜷着腿,抱膝,目不转睛地盯着老爸,像听吉他的姑娘。他们的赘肉和皱纹,都被光影模糊,我只看见两双清澈闪亮的眸子。这陃室束缚不了他们,这凌乱的鸡毛蒜皮束缚不了他们,门口探头邻居惊奇的目光束缚不了他们。他们心中的火还没熄,他们从未被生活磨平。如果时光不能倒流,那么这一幕只能证明青春万岁,青春不朽。(2014江苏卷高考优秀作文《青春万岁》)这一篇是2014影响最大的高考作文

2.强化联想想像。表现力好的语句,都是能够激发读者想像和联想的语句,可以运用对比、衬托、象征等手法表现具体内容。

真正有底蕴的文化,必有泥土的厚重,纸质的轻盈,和木质的清香,而非金属、玻璃和塑料的冰冷。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不再高不可攀,然而打开手机和相机,液晶屏上的照片,却不过是无数个晶体堆叠的机械体,冰冷而没有生命;电子阅读的普及,使图书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然而碎片化、娱乐化的阅读倾向,使我们很少能再静下心来,在雪夜拥一大炉,捧一杯茶,品读智慧的芬芳;电子邮件、QQ的大行其道,使空间不再成为心灵的阻隔,然而碎片式的简短回复,不但使人的思考变得肤浅苍白,也再也品味不到“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的幽怨温情以及每个文字背后如泣如诉、辗转斟酌的纠结缠绵……生活方式的变迁,是时代和社会的进步,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正如王开岭所说的,是古典与美感的消磨与丧失。(2014广东卷高考优秀作文《透过那泛黄的老照片》

3.增强哲理意义。内涵丰厚的文句能够启发读者深入思考相关内容,我们可以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概括事件的意义、总结体现的哲理等,使语句富含哲理,给人启迪。回首十几年的人生路,有扇门一直伴随左右,它之于我就好比向日葵静默伫立迎来朝日喷薄,蝴蝶蹁跹起舞迎来一树花开,夜莺婉转啼鸣只为花好月圆。它无所谓终点,也无所谓终极目标,只是人活在世上必须要有几扇门,令你以最美的姿态敲开它,告诉未来:“我已准备好了!”怀揣一份期待,于是生命凝成一个永恒的姿态,坚定、不屈、自信,门前是过往的坚定,门后是未来的自信。(2014浙江高考优秀作文《人生路,那扇门》)

4.注重绘声绘色。叙事写人要避免使用抽象的字眼,可以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的详细描述刻画人物,通过对事件过程的描述表现情感,通过对景物的色彩的描述表现景物特征等。

踏入门槛,便看见了忙碌着的阿婆:头上包着一方蓝碎花布,丝丝沾在额上的银发尽数叙说着她的沧桑。围着围裙,略微下弯的背使她显得那样吃力。多少年后的阿婆依旧坚持做桂花糕,刹那间,我仿佛又看见阿婆伏身于石寨前,把蒸熟的米粉、糯粉、熟油、提糖拌匀搅合,然后轻轻压入模具。蒸、擀、匣、刀切后,便盛在盘子里,洁白如玉的桂花糕氤氲着淡淡的桂香,融入口中,清甜爽口,细腻化渣。这就是贯穿了阿婆整个青春的桂花香。(2014江苏高考优秀作文《桂香中弥漫的青春》

还可再加上绘态,描摹状态.细心的老师可能已经发现了,刚才用的高考满分作文段落以江苏、浙江、上海的为主,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些地方学生的写作素养很高。去年去苏州的一所学校,真是眼界大开他们的学生随便张口说一段,就可以到发表的地步,相比之下,广东的学生很少能达到这样的水准,后来我打听了一下,江苏是很重视语文教育的,他们最差生源的学校,校长都很重视文学社的,都要求文学社一年要发表几十篇的作品,那些好学校,就不必说了。

下面再提供两篇作文语言方面有特色的文章

让每一步走得优雅

浙江一考生

我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轮回”,但冥冥间却总觉得生命如花开花谢,如泡沫与烟,日子与日子的更迭留下青春瘦削的背影,一扇门关上另一扇门又打开,走过的路似曾相识又迥然不同,大概我们一直在路上,行走。

三年前的天各一方还在眼前,转眼又一个三年,看看镜子里只顾风雨兼程的自己,棱角愈见鲜明,眼神也更加坚定——我明白,今天我将要去敲开,梦想的大门。

在骨骼拔节留下的余音里,我们学习、探索、创造,只为圆一个大学梦,但愈行走,愈见远方,浩渺无垠。正如三年前的自己,初生牛犊,怀揣着六合天下、纵横捭阖的雄心步入校园,以为敲开了重点高中的大门,未来的路便可畅通无阻。稔知,门只是路的起点,新的路程,所有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前程往事全部归零,往后,勤勉是唯一的行走方式。

三年的成长教给我最深刻的一课便是这种归零心理。在我看来,梦想的馨香能让我激情昂扬;而归零,让我平和、冷静,从而扎实。

上帝曾创造风景,亟待世人观赏,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人之所罕至也”,这正是行路者半的悲哀。当我们踏上一条崭新的路,要时刻牢记着“仰望星空”,同时“脚踏实地”。

雷诺兹曾说:“如果你颇有天赋,勤勉会使你更加完美,如果你天资平平,勤勉会补其不足。”可见,当我们行走时,不仅要怀揣归零的心态,还须秉承勤勉的优秀品质。

登高自卑,行远自迩。如今仍有许多学生将考上一所好大学作为自己人生的终极理想,这无疑是肤浅的。大学的门试图引你走向世界,但所谓“走向世界”即需要一个“走”的过程——这就是大学的路。

脚印记录着时间、空间与人类活动的结合,或深或浅都是人生无与伦比的风景。面对即将开启的大学之门,我希望自己心有欣喜之情,却不可得意忘形,要始终以归零的心态开启这一段旅程,以从容平和的心态继续追求心中的最高理想;同时,自信地走,勤勉地做,戒躁戒骄,把握人生的尺度,以更高的境界和思想去品味人生的“参差多态”,恐怕这才是罗素先生口中的幸福本源,也唯有如此,方可走出优雅人生。

《让每一步走得优雅》站在承前启后的连接点、继往开来的转折点,说说“昨天、今天和明天”,情感上自然顺理成章,内容上方便走笔成章。语言颇有文采,“在骨骼拔节留下的余音里,我们学习、探索、创造,只为圆一个大学梦,但愈行走,愈见远方,浩瀚无垠”。“拔节”,意为稻、麦、高粱、玉米等禾本科植物到一定发育阶段时,主茎的各节长得很快。考生用“骨骼拔节”来见证自己的成长岁月,表示成长的过程与时间的流逝,重组活用词语,这一崭新的组合不仅从形象上恰切地传递出成长的动态信息,而且从感官上,让读者感受到了成长的不易和艰辛。此类词语重在感官上赋予其特别的意义,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张力。“上帝曾创造风景,亟待世人观赏,‘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人之所罕至也’,这正是行路者半的悲哀”“登高自卑,行远自迩”。这些文字给读者营造了朴素淡雅、灵动含蓄的阅读氛围,使语言具有古典韵味。

我的路我的门浙江一考生

看到这个题,我有一种莫名的近乎落泪的感动。

禁锢已久的已逝的和我憧憬着的闪着光的日子不知从哪里涌出来,让我既熟悉又陌生,既欣喜又不知所措。

早晨起床,对爸爸妈妈感慨一句:“这么着,我就要高考了。”我们都笑了。三年一瞬。曾经认为漫长的高考路已到尽头。我记得怀揣着分班成绩踏入教室时的踌躇满志;我记得第一节化学课校长坐在讲台上时我们的小心翼翼;我记得发了高烧数学老师允许我睡一节课时我的心满意足;我记得无数个夜晚我的挑灯夜读;我记得无数个清晨我的闻鸡起舞……现在回想,这一切或成功或失败的努力,或欣喜或忧伤的经历,于不经意间早已一寸一寸地为我铺平前方道路,承载着我最初的梦想让我坚强地前行。

而今,我在路上奔跑着,我看到了不远处的那扇门。虽然我仍只是望着它遐想,但我知道,那是与未来,与更广阔天地的连接点。门后,有自由的风气,有大师的思想,有无所畏惧的新的征程;我渴望着在更辽阔的海洋邀游,然后在某处深潜下去,去和其他鱼儿争食,去向海底的珊瑚问好。门后,是又一块如此适合我的梦想的起飞之地。而现在,我已正在不远处眺望着它,不多久,我就要一踮脚够到它了!

门与路,真是天生一对如此玄妙的组合。路上挥洒汗水,门后收获惊喜。路上风雨兼程,门后自有既定的目的之地,作为对执着的人最好的回报,路给了我明确的方向,门给了我拼搏的动力。而即将走完一程路、推开一扇门的我,无疑是个最满足的人了!

我的路上有温暖同行。我接到了妈妈关切的电话,我也看到从不参加什么祭拜的父亲在普陀山双手合十给我许愿时弯下的宽阔脊背。那时刻,我便握紧拳头,更奋然而前行。

我的门需要我自己推开。有一刻我终将试炼我的锋芒,在另一个圣洁的地方仰望头顶灿烂的星空。我将依然微笑着面对一切,亦会如伟人一般在真理的大海边玩耍。

但我知道,我依然不能停止奔跑,因为大学之门后,自有另一条充满挑战的路,那里有我未来的阴晴雨雪,路的尽头,一定会在梦的渡口闪光。

《我的路我的门》以第一人称为叙述角度,撷取“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片段,极俭省地写出“我”所走过的人生之路以及对即将推开大学之门的展望。语言流畅典雅,行文过程中,十分注重词语的选用,特别是心理词汇十分丰富,抽象语言与形象语言之间的自然转化,句式上十分注重对偶、排比、对举手法的使用,排比的修辞,整齐的句式,描写详略得当,细节生动逼真,体现了文章的文采性。一篇好的作文,从遣词造句到谋篇布局,必然是变化多端,才能让人眼前一亮,拍案叫绝。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议论文总是刻板有余,轻松不足;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枯燥有余,文采不足。不少学生认为:议论文不必锤炼字句,不须讲究文采。于是,夫子说教般的语言,枯燥呆滞的文字就充塞于议论文中。殊不知,在确保论点正确、语言严密的前提下,议论文的语言也可以文采斐然。

第四讲:妙用修辞,增强议论文文采

“人靠衣装马靠鞍!”要想让议论文语言“美”起来,就要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化腐朽为神奇,而修辞是给语言增色添彩的催化剂,有了它,议论文的语言就可以做到形象美、文采美、气势美、波澜美。

一、巧用比喻,增强议论的形象美

先看几句比喻说理。

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2.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3.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逊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

第1句采用比喻和对比,把交友之道说得深入浅出;第2句的三个比喻形象地诠释了长征的伟大意义;第3句巧用比喻,谦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议论文在于表明观点,阐明道理,而有不少观点与道理抽象而深奥,如果直截了当地分析,会让人觉得味同嚼蜡。比喻能使抽象事物形象化,深奥道理浅显化。精彩的比喻往往能以简约的文词、生动的形象引起读者的兴趣,唤起读者的联想,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请欣赏中考满分作文《驾思想的野马,创美好明天》的精彩片段:

当我们驾马启程时,我们不应该朝秦暮楚,忧心忡忡,而需要跨上一匹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的野马,去创造人类幸福的明天。野马蹄疾,飞越天堑,此刻,我们会想起曹雪芹十易其稿,写就《红楼梦》;苏轼数载寒窗,苦守赤壁,吟唱《赤壁赋》;李时珍清贫乐道,留下《本草纲目》……

标题精彩,用“思想的野马”来比喻思想创新,用“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的野马”来比喻创新要一心一意,形象而生动。

二、巧用引用,增强语言的文采美

引用是一种常见的论证方法,也叫道理论证,有人也叫“引证法”。议论文如果能恰当地引用名言、警句、格言、俗语等哲理性的语句来说理,不仅言简意赅,增加文章的文采和文化底蕴,还可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1.引用古诗名句,增加文采美。古诗是语言中的钻石,有极强的生命力和穿透力。恰当地运用古诗名句,不但能使文章增色,给语言添采,还可以增加文章的论证力量。如:

谈“立志”,可用“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论立志要高远,可用“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论证立志要有恒心与毅力,可用“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谈“勤奋”,可用“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论勤奋须早,可用“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缓”;论学习要有恒心,可用“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引证加对比论证,说服力强。

谈“爱国”,可用“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谈亲情,可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些诗句在增加文采、厚实文章底蕴的同时,无不增强了论证力量。

再看中考满分作文《我欣赏这样的幸福》的片段:

拥有了这种胸怀,心灵犹如有了源头活水,时时滋润灵动的眼睛,去发现幸福,发现美,欣赏美。姹紫嫣红、草长莺飞是美;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是美。荷败菊谢就大煞风景了吗?为什么不去用心品味“留得残荷听雨声”、“菊残犹有傲霜枝”的优美意境呢?在城市,有霓裳倩影车水马龙高楼大厦的繁华热闹;在乡村,有小桥流水麦浪滚滚蛙声一片的淳朴宁静。这就是幸福。

这段文字,既直接引用古诗,也巧妙化用古诗,如“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小桥流水”等,如此,使文章语言诗意化,具有灵动美,同样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引用名言警句,增加文章的哲理美。名言警句是前人精心锤炼出来的,它浓缩了前人的经验,饱含哲理,是语言中的钻石,具有极强的穿透力。恰当引用名言警句,也能增加文章底蕴,提升文章境界。如:

谈“追求”,可用高尔基“一个人追求的目标愈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可用莉莱的“赢得好射手的美名并非由于他的弓箭,而是由于他追求的目标”,还可用莱辛“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可贵”……

谈“积累”,可用“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积累起”,可用贝多芬“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强大,而是由于它的积累之工”,还可用罗丹的“任何倏忽的灵感,事实上不能代替长期积累的工夫”……

养成平常收集名言警句的习惯并不难,更重要的是,不管是积累古诗,还是积累名言,要学以致用。请看: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是的,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有用心体会才能感悟到她。正如罗丹所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第一则名言含蓄,富有哲理,引人玩味;罗丹的名言通俗易懂。两则名言相得益彰,巧妙引出话题。

3.引用谚语,增强文章的趣味美。谚语是劳动人民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真理,它言简意赅,恰当引用,可使语言妙趣横生。赵树理、老舍等老一辈作家议论时,谚语均随手拈来,而且恰到好处。如“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瘪三”、“蹩脚”……谚语的运用,使得文章的说理既通俗易懂,又生动有趣。

三、巧用排比,增强语言的气势美

排比可增加文章气势,强化文章情感。排比议论说理,既可以增大信息量,使文章行文紧凑,又可以增加说理的气势。培根《谈读书》开篇就用了一组排比:“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将读书的作用和盘托出,就像一位成功的长者,循循善诱,娓娓道来,让你在诗意中感受读书之美,读书之乐。中考满分作文不乏佳作。请看满分作文《告别=新的开始》的精彩片段:

当爱迪生离开关心他的母亲到各地去找工作时,这与母亲的告别意味着爱迪生发明事业的开始;当比尔·盖茨离开故乡西雅图去到其他地方建立微软公司时,这与他故乡的告别意味着他创业的一个新的开始;当鲁迅放弃医学回国开始他的写作生涯时,这与他的恩师藤野先生的告别就意味着他人生旅途的又一个开始。由此可见,告别旧的事物就意味着一个新的事物的开始,所以,告别并不是一件令人伤感的事。

排比句形象地诠释了告别的含义,富有气势和力量,有力地支持了论点“告别=新的开始”。

四、妙用问句,增设文章的波澜美

“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文、小说行文的展开要有波澜,同理,议论文的行文也要富于变化。恰当采用设问和反问,是增加议论文行文波澜的有效方法。

1.巧用设问。议论文行文,要避免平铺直叙,可采用设问,既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引发读者的兴趣,也使文章富于变化,呈现波澜美。请欣赏中考满分作文《告别——一种胆魄》的开头:

鱼儿告别池塘,你认为她会没命?不,她在追求属于自己的江河;鸟儿告别竹笼,你认为她会饿死?不,她在追求属于自己的山林;石子告别高山,你认为他会孤独?不,他在追求属于自己的天地……

“告别——一种胆魄”,观点新颖,独树一帜,敢发人之未发。开头的三个反问排比句,意在引起读者的注意,激发读者思考,语言富有诗意而又气势不凡。

2.巧用反问。反问是用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内容。反问斩钉截铁,掷地有声,不容置疑。议论文巧用反问,能增强说理的气势。请看中考满分作文《教育方式要多样》的精彩片段:

退一万步讲,即使赏识教育、鼓励教育对每一位学生都适合,那么,社会上会不会有那么多如同教师和家长一样有爱心、有耐心且能常用赏识的眼光、鼓励的语言对待员工的老板、老总呢?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巨大的就业压力,早已习惯于鲜花、掌声,早已习惯于赏识、鼓励的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和心胸去面对?

反问句,排比句的使用,不仅使文章更有文采,也使文章更有气势,更有说服力。

第六讲:议论文开头如何文采飞扬

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重视文章的文采,自古有之。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将“有文采”列为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之一,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充分重视。但是,很多同学的写作只追求记叙文、散文的文采,忽视了议论文的文采,以致把文章写得干巴巴的,无精打采,“语言无味,像个瘪三”。实际上,议论文不仅要讲求语言准确、严谨,而且也要追求鲜明生动,富有文采,以此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有文采”的语言来自精心的打磨。那么,如何打磨议论文的语言使之文采飞扬呢?

一、表达要富于变化,句式要灵活多样

首先是精当地遣词造句,丰富词汇,锤炼词语。其次是精心地选择灵活多变的句式,如整句与散句,长句与短句,设问句与反问句等,交错运用。这样就会使行文摇曳多姿,语言活泼舒畅,强化论证效果。例如: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花有它的情韵,白雪也有它的风采。杨柳之婀娜、翠竹之秀丽、兰草之清幽、青松之壮美,任何事物都在大自然中展示着自己的个性,不是吗?“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万物各有自己的锋芒。泰山雄、华山险、黄山奇、峨眉秀,牡丹雍容、荷花冰清、梅花傲骨、兰花素雅,北国万里飘雪、江南草长莺飞、塞外驼铃声声、水乡牧笛袅袅。你能说泰山不如峨眉,牡丹胜过兰花,北国不比江南?你不能。它们各有千秋。你芙蓉如画柳如眉,我满屋诗书自开颜,腹有诗书气自华。你有驰骋政坛跃马商场万丈豪情,我有小桥流水清泉明月淡泊心境。(2004年高考河南考生《你就是一道风景》)

这段文字词汇丰富而华美,词语选配精致而贴切,句式整齐而富于变化,显示了作者灵活驾驭语言的功力。又如:

大地有高山和峡谷,人间有高尚和卑下。人世中充满着七情六欲的烟和雾。一切亲情、友情、爱情……犹如四周八方的风笼罩着这个交错的世界。立于天地间,谁能够脱离红尘的牵绊,谁又能抛开一切俗念?(2003年高考湖北考生的《感情与认知》)

这个开头,引入话题,语言形式上,有整句有散句,有长句有短句,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整齐而不呆滞,通畅而又灵活,结尾连续反问,引人深思。

二、利用修辞来增强表达效果

修辞被称为语言艺术之花,是使文章语言“有文采”的重要手段。议论文中,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会给文章增光添彩。例如:

学会尊重吧。尊重是春天里的一缕清风,把花香送给每户人家;尊重是夏天里的一棵大树,把绿荫带给人们;尊重是秋天里的一株果树,把累累硕果带给辛勤的农民;尊重是冬天里的一个火炉,把温暖送给劳累的旅人。(节选自《高考核按纽》,文题为《尊重》)

这段文章结尾的文字,综合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将抽象空洞的说教化为具体形象的感悟,文意表达含蓄隽永,言有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

再如2000年一篇高考优秀作文片断:

让我们去听听大自然的回音,感受四季变迁的律动和生命的铿锵节奏,发现生活原来有这么多的诠释与内涵。大树说生活便是向往蓝天,捕捉阳光,撑起一片绿荫;小草说生活是绿意的勃发;花蕾说生活是纵情的绽放,不要拘泥于世俗的喧嚣;雨露说生活是白云洒下的一场甘露;江河说生活是阳刚的奔放和柔美的恬静,与礁石的博击便是生活的灿烂;日月说生活是用自己的光和热去温暖他人,照亮生命;星辰说生活是在漆黑的夜晚里点燃起理想的火把,期待光明的降临;夕阳说即使在生命回归之际,也要将金辉铺满人间……

这段文字语言生动而形象,修辞方法运用自如,文段充满画面感,引发读者很多美好的想象和情思,读这样的文章,能不是一种享受吗?

三、巧用名言、诗文,使文章神采飞扬

成语、谚语、歌词、诗文名句和中外名人格言等,具有文句精美,意味深长,给人启迪等特点,在议论文中恰当地借用,可以使文章典雅精致,意蕴深厚。例如:

没有规则的社会更是要方寸大乱。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范仲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路不拾遗”或许还有可能,而“夜不掩户”却怎么听怎么像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当道德不足以约束人们的行为时,规则将会适时地补上这个漏洞。“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听上去是道德的沦落,但美国却制定法律,要求你先把自家门前的雪扫干净了再说,至少不能让路人被你家的积雪滑倒。这就是道德的底线——规则划出来的。(2002年高考北京考生《规则与道德》)

短短的一段文字,指出规则对社会发展的意义,连续引用诗文名句、成语、俗语等,而且用得巧妙、精当,既为文章增添了亮丽的色彩,也增强了说理的感染力,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知识的积淀。

又如2002年高考优秀作文《让信仰作主》开头两段写道:

问世间“信仰”为何物?

直叫人生死相许!

无独有偶,2004年高考甘肃考生的作文《欲望——心的隔离区》开头写道:

问世间私欲为何物,直叫人邪心四起,沟壑百出。

这两个开头都化用了元代诗人元好问的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不仅点亮了全文的思想意义,开启全篇,也体现了作者的个性及创新精神。

四、用文学笔法,笔端融注情感

“情为文前,意在笔先。”议论也应有感情。好的议论文,有时在论证时,会采用一些文学描写手法,融入作者的一份情感,从而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请看下面两段2000年高考作文中的文段:

“绝对错不了!”“肯定就应该是这样!”当这样的话语脱口而出的时候,朋友,你是否经过深思熟虑了呢?“我对我自己绝对有信心!”啊,亲爱的朋友,你的自信让我钦佩,可是,你的答案也许是对的,可别人的答案就一定是错的吗?也许别人的答案更有创见性呢!(《莫谈“绝对”》)

更深人静时,寂寂无人处,总有一个声音在低语:“这世界是什么?”我知道,那是不安分的心在叩问灵魂。世界是什么?数千年前,尼罗河畔,那些长髯飘飘的学者便在争论这个难题。有的说,……(《一花一世界》)

两段文字都采用了散文式的描写手法,娓娓而谈,写得多么富有情味,不只是语言的洗炼畅达,更是在情感上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文意表达更富意蕴。

语言是思想、情感的媒介和裁体。语言能力是作文中最基本的能力和最稳定的能力。文章如果有文采,就能充分显示作者的文化底蕴和写作才气,一篇灵气飞动、满文生辉的文章势必赢得读者的喝彩。有文采也不只是记叙文、散文的专利,它也是议论文写作所努力追求的。好的语言是必须通过积累和打磨而锤炼出来的,让我们在锤炼中撞击出火花,用华美的语言去表达灿烂的思想。

第七讲:最具文采的8篇优秀议论文

以站立的姿势与世界相拥

名师精批详解

黄靓萍

头能顶苍天,脚能立大地,正直无畏,傲骨凛然。在这广袤的天地之间,亦能直身而立,从容淡定,这就是人。人只有以站立的姿势行走,才能与世界温暖相拥。

以站立的姿势,与音乐世界相拥。

清风皓月,琴声飞扬。千年前那傲骨铮铮的乐曲,随着那悠然历史的长河流波,和着那清丽自然的如歌行板,演绎了一位无羁雅士豪放无畏的一生。嵇康被赞为“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他不拘一格,鄙弃权贵,随心而歌,超然物外,所以才能在刑前独奏一曲千年不绝的《广陵散》。纵使遭到别人的非议和诽谤,他也绝不妥协,从容不迫,淡然自若。这种强大的自尊,成就了一位魏晋贤士。正是由于从不低头,他站立于音乐之巅、人生之巅,与他自己的世界温暖相拥。

【举例论证】列举嵇康的事例,来证明“与音乐的世界相拥”所带来的与众不同的人生境界。

以站立的姿势,与文学世界相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对他才华的讴歌。李太白,生于大唐的盛世繁华之中,他高唱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将自信和自傲书写得淋漓尽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从不曾低头,站立于盛唐的巅峰,他不对权贵谄媚,亦不与世俗相合。因为直立身子向上走,因为看到的是湛蓝的天空和翱翔的雄鹰,所以他心胸开阔、歌声豪放。余光中先生评他“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可谓恰如其分!也许正是他有自己站起来的勇气和自信,才使得他有如此高的文学造诣,才使得他有如此大的豪情和勇气:仕途的挫折摧毁不了他,反而让他以更挺拔的姿势站立,与文学世界相拥。

【引用修辞】引用李白的诗句,既巧妙借用诗句体现李白的自信与自傲,也增加了文章的文采。

以站立的姿势,与药理世界相拥。

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李时珍祖上历代从医,常受别人欺辱,即便如此,李时珍依然专心于药理,不参加科举,不巴结高官。即使受到蔑视和讽刺,他依然坚持自我。为履行医者的职责,他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战胜诸多挫折与艰难,耗尽毕生精力,成就了医药经典——《本草纲目》。若当年只是依附于权贵,他绝不可能完成这样的自我突破;正是因为有自己站起来的责任感,他才能这么纯粹而强大地拥抱药理世界,完成自己的梦想。

【举例论证】列举李时珍的事例来证明他勤奋好学,终于与药理世界相拥,从而改变命运。

人,只有学会自己站起来,拥有自尊、自信和自强,才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在这天地之间,让我们以站立的姿势,去拥抱属于我们的世界。

【精彩结尾】文章最后以概括的语言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并呼应了文章题目,让文章呈现出结构的严谨性。

阅卷老师点评

1.材料典型:全文选取了丰富的论证材料,以不羁不屈的嵇康来证明他与音乐世界相拥,才有了《广陵散》的不朽;以自信自傲的李白来论证他与文学世界相拥,才有了豪放的诗仙;以永不放弃的李时珍来论证他与药理世界相拥,才有了举世闻名的《本草纲目》。这三则典型材料有理有据,说服力极强。

2.文采斐然:文章语言文采飞扬,激情四溢,让读者欲罢不能;名言诗句点缀其间,让文章显示出古典韵味;而“清风皓月,琴声飞扬”“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等或整齐或对称的语句,让文章语言富有节奏,读来朗朗上口;全文或描写,或议论,或抒情,彰显出不凡的语言功底。

选择,让生命演绎精彩

名师精批详解

陈苗苗

当蝴蝶羽化而飞时,那款款的舞姿告诉我:它选择破蛹成蝶的举动使生命无悔。无数次痛苦的蜕变,饱含着对美丽的赞美。

【精彩开头】文章开篇即展开了一幅破蛹成蝶的充满生命力的美丽画面,优美动人,并含蓄地扣题。

当荆棘鸟找到那根最长最尖的刺时,那世界上最优美动听的歌声在宣告:选择扑向那最长的刺,用鲜血去浇开那荆棘花,用生命歌唱世界的美丽。它的选择,饱含着对世界的热爱。

有人说:“当一个人面对选择时,你便可以看见他所有的高贵与卑俗。”选择,在迈开脚步的同时,也铸就了人格。

面对纷乱的时代,孔子选择积极入世,游说君主,教化人民;老子选择避世自清,以无为对有为。面对混乱的官场,李白高喊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挥袖而去,王安石却吟着“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清者自清,洁身自好地奔波。不同的选择,皆因内心的高洁正直而闪耀着缤纷的色彩。

【举例论证】列举李白和王安石的例子来证明“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方法演绎生命”,同时引用诗句,增加了文章的文采。

身处混世中的人无法选择时代,但他可以选择让世界因他而更美好。总是难忘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总忆起文天祥“零丁洋里叹零丁”的忧国忧民,总是感动于马丁·路德·金那个人人平等的梦……政治家的选择虽没有诗人的洒脱无羁,却是如此坦荡广博,折射着他们的真诚与关爱,演绎着伟大生命的精彩。

【排比修辞】运用排比修辞,一一列举了范仲淹、文天祥、马丁·路德·金三个人的人生追求,以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语句来展示他们的精彩生命。

心灵的选择,总会在现实中受到拘束,因为人总无力于选择自己出生的时代。但是,如果我们放开这些约束,让心灵在更广阔的时空中飞翔,那么心灵的选择会让我们更感慨于它的博大。就像池田大作问汤因比:“如果可以自由地选择出生的时间和地点,你会选择什么?”“我会选择在公元元年出生在欧亚大陆的交汇点,在那里看欧洲文明、亚洲文明与埃及文明的交融、沟通与发展。”

【引用论证】引用池田大作和汤因比的对话,真实再现了汤因比的心灵选择,让人感叹于他的伟大和睿智。

无论有无时空界限,无论是诗人、政治家还是哲人,只要有博爱之心,关注生命,尊重世界,心系人民的忧乐、社会的发展,心灵的选择,总会让生命演绎精彩。

【精彩结尾】文章以概括的语言总结了全文,并点出了文章的主旨,掷地有声的思想带给读者无限思索和回味。

阅卷老师点评

1.文采斐然:本文语言生动优美,多次使用的排比和引用修辞,以及开篇运用蝴蝶和荆棘鸟引出下文的比兴手法,都让文章流动着动人的风采,同时,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深邃和广博。

2.论据丰富:本文在论证过程中以大量的名人事例作为事实论据,从孔子、老子到李白、王安石,从范仲淹、文天祥到马丁·路德·金,事例广涉中外,作者以丰富的社会历史知识论证了演绎精彩生命的种种选择;而名言的引用则更是在理论上对观点作了有力支持。全文论证过程有条不紊,扎实有序。

高考状元谈高考作文经验

北京大学2014级学生胡一航说:

一般来说,作文所给的话题是很宽泛的,我的写作方法是:在立意时化大为小,聚焦到一个颇具代表性的方面去思考,通过一件小事,来反映大的、深刻的道理,做到“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简单之美

名师精批详解

郭美美

我们的生活很复杂,如果我们想得复杂;我们的生活很简单,如果我们想得简单。佛语有云:“一念一清静,心是莲花开。”杂树生花,美得炫目;一树梨花,不逊海棠。足智多谋的人犹如繁星,大智若愚的人可比朗月。

【语言精辟】把复杂与简单对举,说明生活的质量取决于我们的追求,富有哲理,给人启迪。

当一片黄叶被秋风摇落,它就在空中从容地飞舞;当西风使满塘的荷花消遁,一潭秋水就更加清新宜人;当众多的鸟散尽,一只白鹭也就在烟雾缭绕的水面上留下点睛之笔……这简单而又熟悉的画面,让我们领悟到大自然的美好与精彩,大自然的简单同样描绘了一幅幅精彩的画卷。

【景物描写】用优美的语言描写黄叶、秋水、白鹭,勾勒出三幅简洁而又美丽的风景画,让人陶醉。

我们可能常常听到有人哀叹命运多舛、前途无光,抱怨自己的生活琐碎、平庸,缺乏阳光、草地和浪漫。殊不知,生活的精彩就在于简单——繁华落尽见真淳。当法兰西大学理学院要颁发给居里夫人荣誉勋章时,她只要求拥有一间自己的实验室。选择简单,使她不为名所累。当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想重金聘请钱锺书先生时,他专心研究学问,心无旁骛。选择简单,使他不为利所累。他们的生活看似单调平淡,但我们又有几人不被他们的精彩人生吸引?

【反问修辞】运用反问句,强调了他们精彩的人生对“我们”的吸引力,饱含作者的赞美之情。

如果一个人的漂亮依赖于高档的服饰,一个人的潇洒依赖于大笔的金钱,不论他漂亮与否、潇洒与否,这个人都会被物质拴住思想,甚至成为金钱的奴隶。友人赠给法国哲学家狄德罗一件高级睡袍,他非常喜欢。但当他穿上之后,开始觉得家里的一切家具和装饰都显得粗陋庸俗,于是不得不把旧的东西一件件更新,最终他仍觉得不开心,因为他最终发现,“自己竟然被一件睡袍胁迫”。

【举例论证】用“喜欢”“不得不”“不开心”准确地写出了狄德罗被“睡袍胁迫”的经历,从反面证明了“简单之美”。

“人往高处走”,人到达某个阶段,各方面配套都要求上升。鞋子要搭配礼服,礼服要搭配名钻,名钻要搭配名表,名表要搭配名车,名车要搭配豪宅……搭配的顶端永远是自己力所不能及的,是永远不能填满的欲望黑洞。蓦然回首,为物消得人憔悴,事业、理想或许已经成为镜花水月。

【妙用修辞】运用排比与顶针的修辞手法,层层推进,形象地写出了人的欲望永难满足,说理深刻生动。

记得一位化妆师这样谈化妆:三流的化妆是浓妆艳抹,把一个人化得让人认不出:二流的化妆是云淡风轻,轻轻一抹,凸显一个人的个性和风采;而一流的化妆,就是不需要化妆。

由此观之,“简妆”的生活更美,“简装”的智慧更美。

阅卷老师点评

1.妙用修辞:本文语言生动优美,多处运用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文采斐然。如“足智多谋的人犹如繁星,大智若愚的人可比朗月”,含有比喻、对比、对偶三种修辞,形象地说明了两类人的区别,富有哲理。

2.句式整饬:文中多用整齐对称的句式,给人一种形式之美。如第一段中,复杂与简单对举,足智多谋的人与大智若愚的人对举;再如第三段列举事例时,也是居里夫人与钱锺书并举。这样的句式整饬而不呆板,严谨而不落俗套,既体现了汉语的美感,也体现了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

将世界纳入怀中

孙婷

收放自如,大抵是人生的一种境界。电影《英雄》里有一段经典独白,其意大致如此:世界太大,当你握紧双手要拼命抓住,怎么也无法将它纳入手中,但只要轻轻张开双手,世界便在你的手心。拳头握得太紧时,不妨轻轻张开。有时,放下不失为另一种得到。

名师精批详解

太多的时候,我们需要放开双手。犹记儿时捕蝶,那翩跹轻快的生灵飞舞于田间,惹人一心想扑上前去,死命抓住,弱小的生命在掌上、指尖竭力挣扎,顿失美感。不明就里的孩子看不到飞舞的彩蝶,急得大哭。此时,一旁的母亲贴近孩子的耳朵,轻轻告诉他:“孩子,该放手时,就放开吧。”孩子张开双手,蝶自由了,再次优雅地振翅轻飞,孩子笑了,仅仅只是张开双手的一举,便收获了最美的风景。

【用词准确】“翩跹轻快”写出蝴蝶飞舞之美,“竭力挣扎”写出蝴蝶被捕之苦,形成鲜明对比。

人生在世,张开双手固然容易,但需要放下的实在太多,也太难。

张开双手,将攥紧的名利放下。如果追逐太多,便如鸟翼上系了黄金,再难翱翔蓝天,再难鸟瞰世界。倘若不懂得这一层智慧,便永远无法解读陶渊明东篱之下种菊的悠然真意,永远也无法理解梭罗在瓦尔登湖旁优雅诗意地栖居,永远也无法体会林和靖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淡泊宁静。他们真正放下了该放下的世俗名利。多少人一生只为攥紧它们,错失了人生最原始的快乐。殊不知那用尽平生的光阴去追逐的名利实在有限,而陶渊明只稍稍张开双手,便拥有了享用一生的桃花源。

【比喻论证】以“鸟翼上系了黄金”来比喻攥紧名利的感受,形象地写出了名利对人的束缚,富有哲理。

【举例论证】运用排比修辞,列举三位名人放下名利之后所得的乐趣,有力地证明了论点。

张开双手,放下握紧的欲望与贪婪。阿尔卑斯山的狒狒警觉聪明,常人根本难以捕获,但当地人却有妙计,在不大不小的只容得下一只手伸进的石洞里放上狒狒最爱吃的食物。当狒狒把手伸进洞里,想掏出食物时,攥紧食物的拳头怎么也不能拔出洞口。它不愿放弃轻易得来的食物,却无奈洞口太窄,急得直叫。这时,当地人便收到了捕获的信号,从远处赶来。与其说狒狒是被人捕获,不如说是被自身的贪婪捕获。若是张开双手,放下食物,岂能被捕获?人也如此。有时太难放下,终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细节描写】生动地描写了狒狒贪恋食物,拿不出又不愿放弃的心理,寓意深刻。

想起林语堂先生在《风声鹤唳》中的一句话:“不争,乃大争;不争,则天下人与之不争。”何须将世间一切都拼命揽入手中紧紧攥住,像是燥热的太阳,鼓动着阳光想要吞噬地球,却永远也照不到地球的另一边。

【比喻论证】无论阳光如何猛烈,永远照不到地球的另一边,喻指人生不论如何拼命,也不可能攥住一切。这句话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形象、生动。

不妨学学那些路上的朝圣者,轻轻张开双手,便将世界都纳入怀中。

阅卷老师点评

1.表达生动:本文虽是一篇议论文,但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行文活泼生动。如文中对孩子捉蝴蝶的记叙描写,一捉一放,一哭一笑,画面感极强。再如讲述当地人捉狒狒的故事,狒狒之贪,当地人之智,也写得形象鲜明。灵活多样的表达方式,使得枯燥的议论文多了许多趣味。

2.对比修辞:本文针对“收”与“放”的论题,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在首段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中心论点作了初步阐发,再如第二段对捉蝴蝶与放蝴蝶的描写,第三段“张开双手”之易与“放下”之难的对比。全文多处运用对比修辞,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趔趄不会使你丢失一切

名师精批详解

有些同学喜欢在文章的开头安排一段简洁的环境描写,我也认为这样开头可以为文章提供特定的背景,又能使文章形成特殊的氛围。当然,开头的环境描写要与人物心理与情节相呼应,这样才能起到突出气氛的作用。

赵蕊蕊

诗人说:“我手握一滴水,就是握着一个重大的世界。但一个小小的意外,比如一个趔趄,足以丢失这一切。”读至此,我笑了:人生坎坷,谁能避免?生涯之重,岂止滴水?即便失之,难道就不可重来?

【精彩开头】引用诗句,立起批驳的靶子;连续反问,表明自己的观点。

朝露晶莹,点缀娇花;日光一现,晶露不见;一夜凝聚,又见露珠粲然。一个趔趄,怎么就能让诗人如此悲伤?

薪柴之上,苦胆一只。失去家国的勾践卧薪尝胆。他甘为奴,受大辱。他的趔趄是家仇,是国恨。但破庐之中,他坚信:三千越甲可吞吴。十年磨剑,十年养息,家国重回勾践掌心。谁说一个趔趄,就会失去一切?

【举例论证】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勾践卧薪尝胆的典故,点明其“趔趄”,紧扣论点,增强了说服力。

当然,天下之大,形形色色。仓皇奔窜的西楚霸王,一个趔趄,国破身亡,乌江之畔,只剩凄惨怒放的虞姬花。

【语言形象】用“凄惨怒放的虞姬花”来写霸王的惨败,有“铜雀春深锁二乔”之妙。

高考状元谈高考作文经验

复旦大学2014级学生李哲说:

也许你曾翱翔于天际高崖,俯仰于低峰险谷。今日你徘徊于落日的余晖中,久久不能释怀。想念昔日的辉煌,留恋过去的光芒,慨叹失去的一切。其实,你失去的,只是奋进的心。

【语言精辟】一针见血地指出那些慨叹失去的人所失去的只是“奋进的心”,语言警策,催人猛醒。

看古人:街亭失守,用人之误,引得战事颠覆。兵临城下,诸葛亮面对百万雄师,一茶,一琴,两小顽童,一曲退尽虎狼师;音乐大师,一生创作,却于壮年耳聋,这个趔趄可谓大了,但趔趄之中,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奏出不朽华章。

看今人:上帝夺去了霍金健康的躯体,趔趄之中,他用仅余的三根手指,拈住了宇宙。

【用词准确】用词颇为巧妙,一个“拈”字,与霍金苦难之重、宇宙之大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他的成就之高,可谓一字传神。

一个趔趄算什么?握紧梦,让它实现得更精彩!

你知道世界上最矮的消防员有多高吗?你一定不知道,他只有1.2米。不要惊讶,他就是文斯·布拉斯科。一身结实的肌肉让他能搬运重量是自己体重三倍的器械。起初报名时,他多次趔趄,最后他因展示了某些在狭小空间的独特施救技能,终于被一家消防站任用。纵然不断遭遇趔趄,他还是拥有了自己的舞台。

坚定自己的梦想,克服所谓的困难。从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到屈原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中山先生的“屡败屡战,终创共和”。趔趄何惧哉?

握住梦想,何惧趔趄!

阅卷老师点评

1.语言简洁:本文语言简洁生动,多用短句,气势如虹,极富感染力。如“朝露晶莹,点缀娇花;日光一现,晶露不见;一夜凝聚,又见露珠粲然”,短短二十多个字,就展现了露水循环变化,失而复现的过程,富有哲理。

2.用词典雅:本文用词典雅,富有文采。如“街亭失守,用人之误,引得战事颠覆”“一茶,一琴,两小顽童,一曲退尽虎狼师”,这样的词句近于文言,古朴典雅,读来朗朗上口,极有韵味。

莫让我们成为传统文化的葬送者

名师精批详解

李丹杨

说起中华传统文化,我们无不心生自豪、如数家珍。论历史名胜,我们有万里长城、西湖白堤;论音乐,我们有霓裳羽衣、高山流水;论文学,我们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然而,在当下这个时代,我们有什么?

【精彩开头】开篇运用排比,展现我们灿烂的传统文化,让人顿生自豪之感,陡然一问,急转直下,让人汗颜,从而突出了主题。

我看见古老城楼在挖掘机的钢爪下坍塌,我听见宫商音韵在流行歌曲中湮灭,我读到历史人物在作家笔下被一次次颠覆。我的心在莫名疼痛,我多么想回到从前,亲眼目睹那些灿烂的文化。

近一个世纪前,徐志摩控诉过度商业开发的《丑西湖》一文至今铿锵有力。“天生俊俏的一个少女,生生的叫一群粗汉去替她涂脂抹粉。”现在,被生生扼杀了古典之美的,又何止西子湖一个?星巴克入住的紫禁城、被商铺的乌烟瘴气熏黑了的云南丽江,无不让我们扼腕叹息,那些被无数文人骚客歌咏过的绝美景致今日何在?如今,许多现代建筑都“继承古风”,其实它们继承的,只是一层青砖绿瓦的皮!

【引用论证】引用徐志摩的话,形象地写出过度进行商业开发的拙劣之举,幽默诙谐又极具讽刺效果。

【语言形象】用只有“青砖绿瓦的皮”形象地写出这些建筑空模仿外形,而缺少文化内涵的特点。

音乐的国度似乎还不那么绝望。歌曲中偶尔飘过的古筝、琵琶声宣告着民族风的兴起,穿插着的京剧唱段也预示着戏剧的重生。但是,歌词中唱的,依旧是卿卿我我、男欢女爱的粗浅俗套。出生在21世纪的孩子,有几个领略过《高山流水》的典雅酣畅、《梅花三弄》的清静幽远、《寒鸦戏水》的恬淡谐趣、《将军令》的激昂雄浑?“民族风”在成为流水线音乐产品的鲜亮包装时,又带走了中华民族骨子里多少感性情怀?

【妙用修辞】运用排比、反问修辞,表达了对传统音乐逐渐消失的忧虑,感情强烈。

你也许会反驳,我们还有文学!是的,文学。这片曾经辉煌的土地却日益荒芜、杂草丛生。那些古代文人花多少心血构筑的诸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却叫现在的几部“穿越小说”、几部电视剧给统统颠覆了。贪恋小乔美色的曹操、爱哭的孙悟空、插科打诨的包拯,如此种种让我们开始怀疑古典文学除了成为现代人的圈钱工具之外,是否已毫无立足之地?有人说,侵略一个国家,首先要打垮他们的语言文字。而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学又将迎来什么样的命运?

先人用千百年时间给我们留下了值得用生命去捍卫的文化宝藏,我们却亲手把它们送进坟墓,而回到过去目睹它原貌的梦也只能是幻想。呜呼,必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精彩结尾】化用《阿房宫赋》的名句,表达了作者看到文化宝藏逐渐消失的悲痛之情。

阅卷老师点评

1.妙用排比:本文多用排比修辞,句式整齐,内容丰富,表达生动。如开篇表达对传统文化的自豪之情,第二段写对传统文化受到破坏的痛惜之情,整齐的句式让人感受到作者喷薄欲出的情感。

2.句式灵活:本文在严谨的论述中插入了许多问句与感叹句,借以表达浓烈的情感与鲜明的观点。如“只是一层青砖绿瓦的皮!”“而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学又将迎来什么样的命运?”“必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或是无限悲痛,或是深刻追问,或是冷静反思,灵活多变的句式使表达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

“隐”的智慧

名师精批详解

米小雪

在音乐会上,演奏家习惯衣着华丽登台献艺,唯有一位女钢琴家以朴素的衣着示人。她说:“人,要隐藏在音乐背后。”

“隐藏在音乐背后”,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曾经读过的一首诗:“细雨无声草木葱,无踪布谷漫催耕。云来云去了无意,道隐无名万物荣。”此诗连用四个“无”字来解读老子《道德经》的思想。“道隐无名万物荣”是对道家思想的最高概括。一个“隐”字,恰到好处地表达了道隐藏于世间万物背后的状态。

【引用论证】引用诗句,诗意地诠释了道家的思想,生动形象。

老子的《道德经》由天道观推衍人道观,指出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道的至高境界就是“隐”。隐的精神为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所传承,因此“功成身退”几乎是每一个知识分子所向往的人生。春秋时的范蠡、汉初的张良都是他们的精神偶像,功高绝世,而又泛舟五湖;扶倾定危,而又偃仰啸歌。

【用词准确】用“功高绝世”“扶倾定危”写入世之功业,用“泛舟五湖”“偃仰啸歌”写隐世之洒脱,简洁凝练。

“隐”,不一定就是主张人们隐居,它更主张人们在世俗喧嚣中保持一颗本真之心,对于浮名浮利采取一种超然旁观的态度,坚守最真实的自我,做自己真心喜欢的事,而不为世俗的功名利禄所左右。这样的人,活得实在,活得逍遥,活得轻松。

理虽如此,不过历史的长河滔滔而下,究竟有几人能看透名利?余者还是免不了功利的诱惑,苦苦挣扎,让心灵受累,甚至付出更大的代价。《三国演义》里的魏国将领钟会和邓艾奉命伐蜀,本已渡过了“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却因各怀自立之心,自相残杀,最终双双丧命。钟会、邓艾皆魏之良将,风云叱咤,名动一时,然而在功名面前,他们却显示出致命的弱点,功虽成,身已死。代价如此,何其悲哉!

【举例论证】列举钟会与邓艾的例子,二人贪图名利最终丧生,从反面证明了“隐”之智。

作为将军,隐藏在功勋背后,才不至于居功自傲;作为音乐家,隐藏在音乐背后,才能为观众奉献出最优美最纯洁的天籁之音。观众欣赏的是音乐,而不是演奏家外表的俊朗和华丽。音乐家的责任,则是为观众奉献发自内心、源于灵魂的音乐,而不是以一身华服来吸引观众的眼球。所以,穿上一身朴素的衣服,让自己淡出观众的视线,才能让音乐感动观众的心灵。

【过渡自然】前半句点评上文例子,后半句照应开篇,转入对音乐家的评论。

我常常神往中国古代山水画中的这种意境:青山隐隐,碧水迢迢,月出东山,白露横江,渔人在芦苇中泛舟闲饮,樵夫在曲径上砍柴缓行。他们在红尘名利之外,尽情享受着这种属于自己的最真实的快乐和安详。这里面,蕴含着难以名状的“隐”的智慧。

阅卷老师点评

1.用词典雅:本文语言典雅,多用四字句,凝练古朴,表达力强。如“魏之良将”“代价如此,何其悲哉”“青山隐隐,碧水迢迢,月出东山,白露横江”,清新雅致,富有韵味,让人感受到传统文体与现代思想的完美融合。

2.论证有力:本文以诗歌点题,以古籍证题,恰到好处,既使论证多了说服力,又给文章增加了典雅之气。文章的旁征博引,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作者对古典文化研究之深。

高考状元谈高考作文经验

清华大学2014级学生田晓宇说:

我最喜欢在写作文时运用首尾照应的手法,因为这样既可以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又可以更强烈地突出中心,抒发思想感情。

志存高远

名师精批详解

翁美欣

少年是国之命脉,虽然双肩仍略显稚嫩,但是人生的志向早应在心中根深蒂固。目光短浅,只能苟且一生平庸度日;志存高远,才能引领我辈走向巅峰!

【对比修辞】把目光短浅与志存高远对比,突出立志对人生的引领作用。

孙先生之言,字字透着责任和使命,句句浸满他对我辈的期冀和嘱托。我们已经18岁了,却还觉得自己是个孩子。遇到挫折会哭泣埋怨,成长受阻就放弃前进,躲在父母辛苦打造的温室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若要成才,必当立高远志向,经一番彻骨严寒。青春飞扬的年纪,我们不应做娇贵的玫瑰,而应做坚韧的腊梅。冷风苦寒,我自志向坚定;艰难困苦,我自屹立不倒。

【对比修辞】提出青少年不应做“玫瑰”,而要做“腊梅”,态度鲜明。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在年少时就立下了这样热血沸腾的志向,并将此志向当成奋斗一生的标杆。他为中华之崛起操劳奔波,成为一代伟人,受人民爱戴;鲁迅先生青年时为唤醒沉睡的国人,断然弃医从文;蔡锷年13岁中了秀才,18岁投笔从戎,立志以军事救国……谁说年少只轻狂?立志行事,才能成才。志存高远,才知道肩负了怎样的责任;志存高远,才清楚挫折困难只是沧海一粟;志存高远,才能产生奋斗的动力。无志之人无方向,如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窜,终虚度了光阴,浪费了年华。

【举例论证】连续列举周、鲁迅、蔡锷三人立志有为的事例,铺陈堆叠,极有气势,给人无可辩驳之感。

当贪污腐败屡禁不止,当偷盗抢掠频繁发生……我辈能安然享受舒适安逸的生活吗?能继续沉迷于网游吗?能继续躲藏在父母的保护圈内做王子、公主吗?能继续没有目标地过着原地打转的生活吗?不能!我们是家之脊梁、国之希望,是满怀豪情的一代。先辈们为国为家浴血奋战的场景,我们不能忘。如今,衣食无忧的日子是一代代人坚定目标打拼出来的,我们亦不能忘。立志了,就一定要坚持;未立志,更应当唤醒自己,确立方向。

【排比修辞】连续发问,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没有志向、混沌度日的生活方式的极度反感之情。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先生用热血表达爱国情怀。因为爱国爱民,他苦学医术;因为爱国爱民,他弃医从文,用犀利的文字唤醒沉睡、懦弱的国人。鲁迅一次次呐喊,一次次执笔写下激扬的文字。他坚持不懈,锲而不舍,为的便是那心中不灭的家国志向。

志存高远,排除万难,“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将不是梦想。有志者,事竟成;先立志,后行事。没有方向,谈何远方;没有动力,又谈何起航。

年轻的我们,问问自己,志在何方。告诉自己,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精彩结尾】引用名句,表达少年壮志。语言短促有力,催人奋进。

阅卷老师点评

1.句式整饬:文中多用排比句、对偶句,句式整齐对称,给人大气磅礴的感觉。如“志存高远,才知道肩负了怎样的责任;志存高远,才清楚挫折困难只是沧海一粟;志存高远,才能产生奋斗的动力”,层层推进,句式整齐,简洁有力,突出了论点。

2.词句典雅:文章锤炼字句,间以引用,语言典雅,令人拍手叫绝。除直接引用外,作者还大量化用古诗文,如“经一番彻骨严寒”,“有志者,事竟成;先立志,后行事”等,使文章更多一分厚重之气。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为您推荐

2013深圳中考?深圳中考近十年作文题目汇总

6月26号深圳中考的第一科就是语文不知道即将中考的初三孩子有没有做过那些年帅炸深圳人朋友圈的中考作文题呢?今天福田刘亦菲就给大家整理出来了2012-2020年的深圳中考作文题

2024-04-06 15:33

2013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 13年录取分数最全汇总

高考近三年的数据是最能指导考生进行院校选择的重要依据,河南省考生如果想上985高校,可以参考最近三年的当地985录取分数线,用这个指标作为依据分析,你的目标高校了么在哪个位置

2024-04-06 15:14

2013浙江高考英语,高考倒计时冲刺

与汉语比起来,英语更注重数的概念,英语中有四类词牵涉到数的问题,分别是:动词,名词,代词与部分数量限定词、序数词。动词的数主要是指一般现在时的第三人称单数。名词与代词的数是

2024-04-06 14:55

2013浙江高考投档线,浙江高考近3年投档分及对应的大学

今天为大家分享浙江高考近3年投档分及对应的大学,供24考生志愿填报参考,快来看看吧~详情如下:高分考生的专业选择位次后移,遇冷的高校:一段一分一段表END关于2013浙江高考投档线和

2024-04-06 14:36

2013浙江高考本科线?全国各地高考分数线

北京批次分数线特殊类型招生527普通本科448艺术类本科336体育本科390普通专科120天津批次分数线本科批472特招线563上海批次分数线本科线405特殊类型招生504艺术本科304体育

2024-04-06 14:17

2013浙江高考人数?浙江32万考生明天高考

都市快报记者胡鸿金晶张娜蒋大伟通讯员鲍夏超冯晓谢晓颖曹灵芝明天端午节,适逢高考首日。昨天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发布了最新信息——今年浙江32万余考生将分别在全省78个考区、

2024-04-06 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