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03 09:14作者:留学世界
上期,我们的“苏格兰威士忌产区巡礼”系列文章介绍到了艾雷岛,这个在地图上看起来小小的弹丸之地,却有着十多家威士忌酒厂,并且凭借着强烈而个性鲜明的酒款特色,成为许多威士忌粉丝心目中的圣地。
而我们本期要介绍的主角,则是与艾雷岛隔海相望的“邻居”——坎贝尔镇。这个半岛上的小城镇虽然与风头正盛的艾雷岛,在地理环境、面积大小、人口数量上相差无几,但二者的地位和网络声量却天差地别。
在网络上搜索“坎贝尔镇”,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的一个同名小镇出现的次数都要比苏格兰的坎贝尔镇多,属实是“大英正统在澳洲”了...这种“殖民地”影响力超越“宗主国”的戏码,恰巧反映了如今苏格兰坎贝尔镇沧桑落寞的尴尬现状。
现在的坎贝尔镇产区,只有三家蒸馏厂,勉强达到了不被开除出法定产区俱乐部的最低标准。但曾几何时,坎贝尔镇一度拥有30多家威士忌酒厂,甚至被称为「世界威士忌之都」。
坎贝尔镇有着怎样迷人的风土?为何会发生如此大的变故?如今又是怎样的发展状况?且听笔者为您慢慢讲述...
坎贝尔镇(Campbeltown),苏格兰西部金泰尔半岛上的小城镇和海港,行政上跟艾雷岛一样都属于同一个议会区。它位于金泰尔半岛的坎贝尔镇湖畔(CampbeltownLoch),周围群山环绕,是半岛上最主要的城镇之一。
由于金泰尔半岛又狭又长,直插大西洋,所以坎贝尔镇通常也被认为是苏格兰大陆城镇中最偏远的一个。但该镇的交通还算便利,走海路到格拉斯哥只有134公里,另外城外6公里处的机场也有直达航班。
坎贝尔镇历史上曾叫过“Dalruadhain”、“Kilkerran”、“Kinlochkerran”等名字,后来詹姆斯五世将这片领地赐给了坎贝尔家族,坎贝尔镇便因此得名。
阿奇博尔德·坎贝尔伯爵和他的第二任妻子
坎贝尔镇的历史悠久,集市中心矗立着一座有着1500年历史的雕工精美的花岗岩十字架和一座古老教堂的废墟,另外市政厅也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如今,坎贝尔镇的主要产业是旅游业、服装制造、食品加工,以及威士忌蒸馏。
根据英国2009年的苏格兰威士忌法规,坎贝尔镇是苏格兰威士忌蒸馏的2个“受保护地方”(protectedlocalities,另一个是艾雷岛)其一,斯佩塞、高地、低地则是3个“受保护地区”(protectedregions),它们合起来就是我们常说的“五大产区”。
坎贝尔镇可能是苏格兰五大产区中最小的一个,如今只有三家酒厂:云顶、格兰帝和格兰盖尔(品牌名叫可蓝)。它们虽然生产规模不大,但这几家幸存的酒厂仍然是苏格兰威士忌世界的重要参与者,生产着一些品质优良、个性独特的麦芽威士忌。
云顶是现存的历史最悠久的坎贝尔镇酒厂,该酒厂于1828年由创始人阿奇博尔德·米切尔(ArchibaldMitchell)在一座非法蒸馏厂原址上成立,至今仍由该家族掌管。云顶酒厂非常传统,是苏格兰唯一一家在自家厂内完成全部生产流程的威士忌酒厂。旗下还有朗格罗(Longrow,加强泥煤味)、哈索本(Hazelburn,果香气为主),2种不同风格的威士忌品牌。
云顶酒厂大约雇佣了60名员工,这相比其它现代化酒厂来说是一个异常庞大的数字。因为自动化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即使是在苏格兰最大的酒厂也仅需几名员工便可维持日常运营。
云顶酒厂的最大年产量为75万升,规模算是比较小的,但它却是苏格兰威士忌中当之无愧的经典,品质相当受到酒友肯定。
格兰帝(GlenScotia)原名Scotia,建于1832年,它与云顶是1920年代倒闭潮中仅存的2家酒厂。随后几经易手,直到1996年被罗曼湖集团收购之后才变得稳定下来。
格兰帝早期并没有因为单一麦芽威士忌而声名鹊起,而主要成批出售给别人做调和之用。如今它的单一麦芽威士忌已成为主打产品,并多次在国际上获得大奖。
酒厂至今仍保留着1830年代的大部分原始设计,包括糖化槽、蒸馏室和铺地式仓库,这些遗产和历史是他们的威士忌屡获殊荣的原因之一。
格兰帝的蒸馏室
格兰盖尔则是坎贝尔镇3家酒厂中最年轻的一家。它最初活跃于1872-1925年,随后便一直关闭,直到2004年才被重新复活。该酒厂现在由云顶的母公司拥有,但Glengyle这个商标并不在他们手上,所以格兰盖尔出品的威士忌只能被叫做可蓝(Kilkerran)。
格兰盖尔历史较短,推出的威士忌也比较年轻,最高年份也仅有16年。格兰盖尔跟云顶是姐妹酒厂,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共用同一个湖的水源、发麦在云顶酒厂的地板上进行,然后再转移格兰盖尔酒厂。跟云顶一样,可蓝威士忌的熟成和装瓶也均在镇上完成。
可蓝单一麦芽威士忌的产量非常有限,每年只排产3个月,每年灌装约650个橡木桶。
除了3家酒厂之外,坎贝尔镇还有一家大名鼎鼎的独立装瓶商——凯德汉(Cadenhead's),这家装瓶商已有181年历史,最初是位于阿伯丁的一家葡萄酒商,1970年被云顶母公司收购之后搬到了坎贝尔镇。
伦敦的一家凯德汉商店
凯德汉的商店遍布英国和欧洲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苏格兰威士忌独立装瓶商之一,也是坎贝尔镇产区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坎贝尔镇的威士忌以浓郁、烟熏、带有海洋气息而闻名。基本风格包括:海盐、烟味、干果、香草、太妃糖和羊毛。
三者中,云顶威士忌可能是最浓郁的,格兰帝次之,带有青草味;格兰盖尔更淡、更甜,但带有坎贝尔镇威士忌特有的油脂和咸香。
一些高年份的云顶威士忌,因为熟成过程中使用高比例的雪莉酒桶,从而使得香气复杂、口感厚重,余味悠长,具有雪莉泥煤威士忌特有的烟熏和干果甜味。
年轻一点的郎格罗威士忌,风格强劲,气味复杂,带有一些微妙的泥煤味和淡淡肉味。年份高一些的则口感更顺滑,带有咸味、橘子味和胡椒味。
哈索本则是一种三次蒸馏的清淡型威士忌,闻起来有干果、柑橘皮、焦糖和坚果的味道。入口是咖啡与温和泥煤味相交织,余韵带有咖啡、巧克力、柑橘和一点热带香料的味道。
格兰帝有3款核心单一麦芽威士忌:15年、双桶和维多利亚。格兰帝15年更像是低地威士忌,带有柑橘、蜂蜜和燕麦片的香气,口感上有杏子、饼干和烘焙香料的味道。
格兰帝双桶具有独特的水果香味,随后是初填波本桶的香草和木香以及来自雪莉桶的焦糖、厚重感。而格兰帝维多利亚则试图恢复典型的维多利亚时期苏格兰威士忌风味,带有干果和蜜饯柑橘皮的元素,以及巧克力和烤面包的味道。
可蓝的风格很多方面都让人联想到格兰帝,但却没有后者特有的粘稠、油脂感觉。闻起来有蜂蜜、柑橘香味,以及烤苹果派尤其是肉桂的芳香。
坎贝尔镇单一麦芽威士忌酒体浓郁,带有咸味和烟熏味,反映了其位于沿海的位置。
前面介绍过,坎贝尔镇位于金泰尔半岛,该半岛从格兰扁山脉(Grampianmountain)西端向南延伸至北爱尔兰海岸。半岛上有丰富的大麦、水、泥煤和煤炭资源,因此是威士忌生产的理想地点。
坎贝尔镇的气候与艾雷岛相似,北大西洋湾流缓和了该地区因偏北纬度造成的低温。潮湿的海风吹拂着小镇,为陈年中的麦芽威士忌带来了海盐的味道。
坎贝尔镇的周围的土地异常肥沃,有充足的泥煤供应。虽然潮湿多风的西海岸相比苏格兰东海岸没有那么适合大麦生长,但像格兰盖尔这类酒厂都在尽量使用当地种植的大麦,从而捕捉到坎贝尔镇的地区特色。
金泰尔半岛的丰产农田
3家酒厂的水源均取自克罗斯希尔湖(CrosshillLoch),这是一座蓄水水库,位于城区中心以南1公里处,建于1868年之前。湖水富含矿物质,也增加了威士忌的风味。
CrosshillLoch
此外,威士忌在木桶中的熟成过程也会受到风土因素的影响。仓库的位置、陈酿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都会影响威士忌的陈酿过程和风味的发展。
以可蓝为例,它们有2种熟成仓库:铺地式仓库和货架式仓库。铺地式仓库古老而传统,地面铺设泥土,并用木棍辅助堆放,木桶堆放高度不超过三层。货架式仓库则更现代化,有钢架,可堆放七层,更省成本和空间。
货架式仓库
3家酒厂都有传统的铺地式仓库,酿酒厂临海的位置加上独特的半岛气候,使得黑暗、潮湿的仓库有较高的相对湿度,减缓了威士忌的熟成速度,也赋予坎贝尔镇威士忌独特的风味。
云顶的铺地式仓库
最后,坎贝尔镇靠近格拉斯哥这些威士忌大市场,通过海运或者空运,都很方便将威士忌运输出去。
跟艾雷岛的威士忌酿造历史一样,坎贝尔镇的酿酒故事据说也始于爱尔兰僧侣。
公元500年左右,爱尔兰的凯尔特族僧侣从东北部的省份迁徙到苏格兰西部的金泰尔半岛(Kintyre)宣教,同时将蒸馏技术带到了苏格兰。
考虑到金泰尔半岛距离爱尔兰最近处仅有12英里,而且那时著名传教士圣高隆(SaintColumba)在去苏格兰爱奥那岛(Iona)建立宗教中心前,曾在坎贝尔镇住过3年,所以坎贝尔镇极有可能是苏格兰威士忌酿造业的真正摇篮。
几个世纪后,群岛领主麦克唐纳氏族的世袭医生开始将威士忌用于医疗目的。威士忌最早在坎贝尔镇供人饮用的记录可以追溯到1667年,那时统治整个金泰尔半岛的第九代阿盖尔伯爵阿奇博尔德·坎贝尔就曾向朋友们赠送过一种由野甘草调味的“生命之水”。
这种蒸馏酒饮料在上层阶级中受到了巨大的欢迎,以至于镇上的佃农后来干脆就以私酿威士忌的形式向地主们支付农场租金。那时,用于生产小规模私酿威士忌或原始烈酒的壶式蒸馏器已经在金泰尔半岛东西两边的农田里十分常见。
金泰尔半岛在私酿威士忌方面拥有巨大的优势,不仅有爱尔兰人带来的技术,还能轻易获得优质的早期酿酒大麦——“bere”、用于加热蒸馏器的煤炭、烘烤大麦的泥煤以及丰富的软水。
这里还有知名铜匠——罗伯特·阿莫和他的儿子们,他们制造的小型壶式蒸馏器代表着当时的“工艺天花板”。
但真正使坎贝尔镇成为18世纪的“威士忌之城”的因素,还是因为它优秀的天然港口和与格拉斯哥较近的距离。工业革命期间,格拉斯哥被称为“帝国的第二城”,水运不仅方便进口原料和出口威士忌,许多进出格拉斯哥的船只也都会在坎贝尔镇停留,并在此购买一些威士忌。
但彼时英国政府的税收制度还过于严苛,整个苏格兰私酿横行,坎贝尔镇也是非法蒸馏的温床,18世纪末,大约有31家非法蒸馏厂在该地区运营。
1817年,与城镇同名的坎贝尔镇蒸馏厂(CampbeltownDistillery)成为该地区第一家获得酿酒许可证的酒厂。1823年,《消费税法》通过,威士忌的税收大幅降低,其他坎贝尔镇酒厂才纷纷效仿走向合法化。
在接下来的5年里,15家新的合法酒厂如雨后春笋般在坎贝尔镇涌现。这个数量本已经够了,但酿酒厂和背后的投资者为了追逐不断增长的利润,在1830年至1835年间又新建了13家酿酒厂。
很快蓝海变红海,酒厂间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酿酒资源也变得捉襟见肘,第一批牺牲者壮烈倒下。在此后的近十年,坎贝尔镇没有再新建酒厂,并且几家规模较小的、财务状况较差的酒厂也不幸倒闭。
不过,此时威士忌行业整体仍然保持相对良好的上升状态,除了面临经济的停滞、政府和教会对酗酒问题的日益反对,这些行业发展道路上的外部阻力。
为了化解这些阻力,酒厂老板于是在镇上建了大量的教堂,亲自参观过坎贝尔镇的作家阿尔弗雷德·巴纳德(AlfredBarnard)在其《TheWhiskyDistilleriesoftheUnitedKingdom》一书中写道:“镇上的宗教场所几乎和蒸馏厂一样多。”
AlfredBarnard于1887年记录的Glenugie酒厂的景色
在维多利亚时代晚期,还有几家酒厂倒闭,比如Meadowburn和郎格罗分别于1886年和1896年关闭。20世纪初,坎贝尔镇蒸馏厂的数量稳定在20家左右。这些酒厂在一战中幸存了下来,不过终究没躲过接下来的灭顶之灾。
1920年代,坎贝尔镇关闭的酒厂多达17家,最惨的时候,只剩Rieclachan酒厂仍在蒸馏。到1934年,云顶和格兰帝渡过难关重新开始生产,但此前最坚挺的Rieclachan酒厂这时却永久倒下了。
1922,GlenNevis酒厂灌桶仓库,一年后该酒厂倒闭
坎贝尔镇只剩下这2家酒厂仍在运营,许多古老的威士忌建筑和保税仓库被改造成住房项目、巴士车库、商店或超市,过去受雇于酒厂的大量当地人,也不得不背井离乡前往格拉斯哥等大城市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20世纪的后几十年,坎贝尔镇产区再没恢复往日盛况,一直仅有云顶和格兰帝2家酒厂在苦苦支撑。
关于坎贝尔镇产区的消亡,网上有很多解读,但概括起来,可以归结为内因和外因。
内因发生坎贝尔镇威士忌本身上。这个产区的威士忌以浓烟熏、油脂和辛辣著称,但那时消费者的口味已经发生变化,追求清淡口味,坎贝尔镇风味被认为是过时的。
富人们开始喜欢斯佩塞风格的威士忌
销量下降酒厂只能降价甩卖,然后酒厂就只能通过偷工减料来节省开支,甚至出现了用“鲱鱼桶”这种极不合格的酒桶来陈年威士忌的流言。偷工减料的后果自然是酒的质量下降,威士忌质量下降,销量也就越少,酒厂也就越难以为继,最后形成恶性循环。
用桶腌制鲱鱼很常见,但“鲱鱼桶”威士忌可能是同行造谣
外因有以下这些:一、成本的上涨。1923年,Drumlemble煤矿关闭,坎贝尔镇的酒厂失去了廉价的燃料来源;金泰尔半岛的农田开发殆尽,大麦要从遥远的丹麦和俄罗斯进口;长年累月的污水排入使得坎贝尔镇湖泊的水变得污浊不堪,提高了酒厂的用水成本。
Drumlemble的矿工
二、禁酒令和大萧条。一战结束后,英国国内市场萧条、粮食供应受限。当时的首相大卫·劳合乔治在国内发起禁酒运动,酒精生产税提高了6倍,威士忌价格上涨,进一步抑制消费。1920年,大洋彼岸的美国也开始禁酒运动,坎贝尔镇的酒厂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出口市场。
1915,大卫·劳合乔治:“酒精是比同盟国还可怕的敌人!”
1929年,大萧条时期到来,许多人陷入贫困和苦难。在格拉斯哥,失业率高达30%,非生活必需品的威士忌自然就无法登上人们的购物清单。
面对这些内外交困,也难怪坎贝尔镇最后就只剩2家酒厂。在新千年之交,坎贝尔镇还差点因为酒厂数量太少而被苏格兰威士忌协会踢出法定产区之列,还好云顶的老板赫德利·赖特(HedleyWright)及时买下了格兰盖尔酒厂(Glengyle)并注资使其复活,坎贝尔镇的酒厂数量从此增加到3个,与低地产区持平。
2004年,新的格兰盖尔酒厂投入运营,生产的酒以可蓝(Kilkerran)为品牌名进行销售。加上云顶酒厂的三条截然不同的生产线:无泥煤的哈索本(Hazelburn)、中度泥煤的云顶(Springbank)以及重泥煤的郎格罗(Longrow),坎贝尔镇产区的威士忌蒸馏业正迎来复苏。
今年5月份,独立装瓶商和调和商BraveNewSpirits宣布,计划在坎贝尔镇新建一家单一麦芽威士忌蒸馏厂——WitchburnDistillery。加上之前的Machrihanish和DálRiata酒厂,意味着坎贝尔镇现有3家正在开发的新酒厂,未来酒厂总数将上升到6家。
在媒体采访中,这家酒厂表示出了宏大的愿景:不仅要实现净零碳排放,更是要每年生产200万升酒精,如果成功的话,它在产量上将一跃成为坎贝尔镇的酒厂老大。
新酒厂还信心满满透露,Witchburn酒厂不出意外会在2024年最后一个季度投入运营,还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开设游客中心。
虽然急于为产区做贡献的精神可嘉,但根据以往经验,它们的计划未免过于“雄心勃勃”了。因为去年官宣建厂的2家新酒厂,目标产量只有40万升和85万升,如今一年多过去了,酒厂也还没有落成和投产...
去年宣布新建的Machrinish和Da?lRiata酒厂,如今还只存在于PPT上
不可否认的是,人们对复兴坎贝尔镇历史悠久的单一麦芽威士忌行业这件事越来越感兴趣,也许新酒厂们并不能给坎贝尔镇带回昔日的荣光,可这却是坎贝尔镇重生的讯号,也激励着现运营的3家酒厂。
以格兰帝为例,该酒厂生产多种麦芽威士忌:无泥煤、部分泥煤和重度泥煤。其酒精年产量约为75万升至80万升,坚持“smallbatchprocess”,120个小时的平均发酵时间相对行业来说也非常长。
如此独特的工艺使得它们近年来屡获殊荣,格兰帝25年在2021年的SFWSC中被选为“世界最佳威士忌”、酒厂被苏格兰威士忌奖评为“年度酒厂”...这些奖项也重新激发了中美等国消费者对该品牌以及该产区的兴趣。
坎贝尔镇威士忌嘉年华(CampbeltownMaltsFestival)也可以侧面印证该产区的经济活力,这个麦芽威士忌节每年5月下旬举办,为期4天,可能是影响力仅次于艾雷岛节和斯佩塞威士忌节的行业庆典。
游客们能在3家酒厂和1家装瓶商之间,享受一系列讲座和品酒活动,以及一些付费活动。尽管镇上还有高尔夫、钓鱼、金泰尔音乐节、业余足球队等旅游项目,但最吸引游客的还当属威士忌。每当威士忌嘉年华开幕时,成千上万的游客便会涌入小镇,镇上酒店、民宿、青年旅馆的房间提前几个月就被抢订一空。
坎贝尔镇产区历史上大起大落,很长时间内都一蹶不振,未来很可能也不会达到过去的高度,但至少该产区已经恢复了部分遗产。格兰帝目前局势稳定,拥有云顶、格兰盖尔、和凯德汉的J&AMitchell&Co公司也为自己的产业设立了公益信托制度,确保现任所有者去世后,这些酒厂不会被不同的买家瓜分。
如此看来,坎贝尔镇威士忌的未来不仅光明,而且相当安全。
文章分享结束,坎贝尔资源和苏格兰威士忌产区巡礼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