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11 08:26作者:小小条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在人们的一生当中,社会交往将会占据极大的部分。由于不同个体的性格也截然不同,对于某些人而言,他们倾向于将自己比较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在社会交往的过程当中。
另外的人则不然,他们会认为社交太浪费时间,宁愿在大多数时间独处。诚然,这种选择因人而异,不会有绝对的对与错,但是我们应当清楚的是,无论怎样选择,与他人相处都是绕不开的一条“必经之路”。
在不同文化影响下的人们,往往也倾向于做出不同的交往选择。简而言之,不同文化背景甚至是不同地区当中的人们,一般也会拥有一套截然不同的社会交往逻辑。
在受到儒家文化影响比较大的东亚地区,人们常常会本着一种尊重他人的想法,在与人交往时“给足对方面子”,即便是双方存在一些矛盾,常常也不会明说,而是会采取暗示或者是他人中介的方式来应对。
中国有句俗话曰:“人若犯我,礼让三分;人再犯我,我必犯人。”就反映了这种以礼待人,却并不软弱的社会交往逻辑。
而在受到基督教文化影响比较深的西方欧美社会之中,其秉承“众生平等”的价值观念,将任何事情都放在明面上表达,一旦有什么不满,便会立刻提出,并且尝试解决。这种是文化造就的行为方式差异,并不表示东西方文化存在高下之分。
然而对于我们来说,应当思考的一个问题是:虽然礼让与谦恭是一种传统文化精华,但是是否在任何社会场景当中,我们都应该坚持这种为人处世哲学呢?一味地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尊重,永远都能够获得对方同等的尊重吗?
著名思想家、革命家,在多个社会科学领域都有极大影响力的卡尔·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曾经在其著作《马克思论费尔巴哈》当中对“社会”做出这样的定义:社会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和。
言外之意便是,我们不应孤立地看待个体,而是应该将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形成关系的因素纳入到对于相关问题的考察过程之中。
从社会交往这一过程的本身来看,个体会在不同心理动力的驱动之下,进行不同群体的选择。
当然,这种选择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比较友好的合作、结盟,也包括存在些许消极因素的竞争与冲突。
然而,无论在怎样的社会交往形式当中,一个最为基本的价值取向便是平等,双方平等的交流才能保证信息交换的完整性以及整个社会交往过程的合理性,否则这种关系的建立便会是不公平的,信息差就会导致关系建立的失败。
所以从理论层面来看,无论处于什么样的文化背景当中,只要两个人之间出现关系建立的倾向,那么“平等”就是一种最为重要的准则。
很多人,尤其是一些社会交往经验不足、阅历不够用丰富的年轻人,常常会在为数不多的社会交往过程当中失去对于双方社会地位的把握,甚至会陷入一种一味地讨好对方的误区之中。
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许多人之所以会感到“社交恐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一些社会交往经历当中,有着不太愉快的体验,最终导致回避任何社交场合的情绪。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一味讲究对于他人的尊重,而忽视了自己的社会交往体验,甚至受到对方“压制”的这种情况。
在心理学当中被称为是讨好型人格(Ingratiating personality),其被定义为“一味地讨好他人而忽视自己感受的人格”,是一种“潜在的不健康行为模式”,可以说是一种心理上的不健康状态了。
从根本上来看,之所以存在这样的性格特征,就是因为个体对于自我价值的认识存在误区,或者是并不清楚社会交往的最根本准则。
在社会交往的过程当中,无论对方的社会地位、性格如何,都会被其视为是一种比自己更加有价值的存在,这一行为背后的逻辑就是过度的尊重。
我们强调“以客为尊”、“礼让他人”、“能忍则忍”等,但是这些都是建立在公平、平等的基础之上的,假如对方并不对自己有同样的看法、采取对等的社会交往行为,那么这种尊重就是没有意义的。
长期采取这样的行为,只会让自己内心愈发自卑,在与别人进行交往时,受到别人的“压制”甚至是歧视。
在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当中,讨好型人格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然而无论是怎样的因素,都存在一个共性:个体在某些不正常的经历之中变得失常,失去了正常社交的能力。
常见的一种讨好型人格形成于个体社交勇气的丢失,即个体常常会在进行社会交往之前陷入焦虑,总是害怕对方瞧不起自己,所以即便双方还未接触,就已经提前产生了一种低姿态,试图通过自己的讨好“抹平”这种差距。
另外的一种讨好型人格形成原因是出于一种不太正确的认知方式——“只要我尊重对方,对方也一定会尊重我的。”
这种想法也是不确切的,因为个体之间的社交动机与逻辑存在巨大差异,难以统一,这种先入为主的想法并不能奏效。
最后一种讨好型人格的形成因素是成长过程之中过于缺少关爱,导致个体产生“没人喜欢我”的想法,与人交往时也总是极尽所能的讨好他人。
总而言之,不管因为什么,个体不幸陷入了一味讨好他人的社会交往误区之中,需要注意的就是在之后与人交往的过程当中,摆正自己的心态,强大自己的内心。
要相信自己的价值是很大的,与人交往应当彼此平等,而非单方面尊重。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达
编辑 | 万安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今日头条,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